中国指数研究院今日发布土地市场交易数据显示,10月全国住宅类用地供应和成交继续减少,成交量不足去年同期的六成。
本月住宅用地成交不足去年六成
四季度是土地市场年度供应的高峰期,通常地方政府为完成年度供应计划,会集中在年末放量。10月2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促进房价合理调整。
不过,中指院的监测数据显示,10月土地供应量减少,全国住宅类用地推出 810宗,面积4221万平米,环比增加3%,但同比仍然减少6%。
重点城市中,今年前10月,深圳、重庆、南京、广州、北京的住宅用地累计供应量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其中,深圳供应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两倍。
成交情况依然不乐观。10月,全国住宅类用地成交408宗,成交面积 2004万平米,环比减少37%,同比减少45%,成交量不到去年同期的六成。今年前10月,仅深圳、广州两个城市成交量超过去年同期。
中指院认为,年底开发商开始着眼回笼资金,结算贷款等,还款压力导致对土地市场的热情大大降低。
成交价格上,10月,全国住宅类用地成交楼面均价为1419元/平米,环比下降15%,同比下降4%,整体来看,今年前10月,全国住宅类用地整体走势平稳且有下降趋势,由于开发商也普遍看跌后市,"地王"出现的几率甚小。
深圳本月土地零成交 北京溢价率跌至谷底
10月,深圳无土地推出和成交。在7 月份达到推地高峰后,8、9月各推出1宗土地,但本月再次上演了土地零交易的一幕。西部省份中,重庆本月共推出住宅用地41宗,成交17宗,今年整体成交量不到供应量的一半。
成交低迷也在北京上演。10月北京共推出8宗住宅用地,仅成交1宗限价商品房用地,推出与成交面积均较上月有大幅下跌。近几个月来,北京住宅用地溢价率持续走低,本月更跌至1.5%的谷底。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北京仅完成全年土地供应计划的一半;成交额827亿,相当于去年同期的98.5%;政府土地收益372亿元,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73.1%。
10月27日,北京一次报告会上传出消息,北京拟根据当前市场情况下调土地竞买保证金,住宅至20%,商服用地控制在10%~15%,同时放宽交款时限,如遇市场过于冷清将考虑降价出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