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天华会计师事务所昨日公布2011《国际商业问卷调查报告》最新结果显示,在欧美债务危机日益加剧和国内通胀压力尚未充分缓解的局势下,三季度中国企业对经济前景的乐观指数仅为14%,较前两个季度下降明显,较一二季度下降幅度分别为44%和29%。同时,全球大部分地区企业乐观度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处于世界经济风暴中心的欧元区和北美地区的企业乐观指数与二季度相比下降幅度分别达34%和40%。其中订单下滑和融资难是内地企业最为担忧的两大因素。
数据表明,38%的受访内地企业对订单量减少最感担忧,比例居各因素之首。与二季度相比,企业对出口的信心指数回落9%。对于出口型企业,欧洲和美国作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债务和经济危机影响到出口订单。根据此前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8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出口订单分项下滑,降至临界点以下。
根据调查结果,融资困难依旧是私营企业面临的严峻问题。31%的受访企业认为融资成本高企是限制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38%的受访企业认为接下来的12个月融资会更加艰难。徐华表示,政府需要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政策支持,例如推出更多减税政策,增加企业融资渠道,确保企业发展和运营的资金链,为中小企业创建稳健、安全的发展环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调查数据同时显示,缺少劳动力将是内地企业未来长期面对的问题,这将进一步推高劳动力的成本。二季度的数据显示,每100个工作岗位的求职竞争者只有93 名,劳动力市场供小于求。因此,60%的受访企业计划在未来12个月提高工资,其中8%的内地企业预计工资上涨的幅度将高于通胀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