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中国
  • 企业动态
  • 网络营销
  • 展会信息
  • 人物专访
  • 财经日历
  • 科技前沿
  • 健康知识
  • 纺织企业对产业链僵局采取观望态度

        记者从中国棉协了解到,今年全国棉花大丰收,预计全国棉花总产量将达738万吨,较上年增长10.9%。
        
          按常理说,棉花丰收对棉农、棉企以及纺织企业都是利好消息,然而在记者调查棉花产业链条的过程中,却发现各种浓厚的观望情绪弥漫。“观望”成为上游棉农、中游棉企以及下游纺织企业的关键词。
        
          “观望”背后呈现这样的事实:一方面,由于植棉成本攀升,棉农对棉价期望值较高,再加有国家临时收储政策托底,惜售心理严重;而棉企由于下游需求不旺,加上上半年棉价“过山车”,收购谨慎;同时,内销市场不振,外围经济低迷,纺企外贸订单减少,为缓解资金紧张和降低后市风险,纺企大都采取随用随买的购棉策略。
        
          丰收的棉花
        
           受2010年度高棉价和高收益吸引,2011年度棉农积极性大大提高,全国植棉面积有所增加。
        
          上述来自河南商丘的摘花工老张告诉记者,他是9月中旬从老家来新疆的,“报酬还不错,每公斤1.7元,包吃包住,来回路费还给报销。”
        
           老张只是几十万入疆摘花大军中的普通一员。
        
          据了解,每年9月棉花成熟时,都有六七十万摘花大军从全国各地来到新疆采棉。最热闹的时候,每天都有几趟专列抵达新疆,坊间称为“入疆淘金”。这些主要来自河南、青海、四川、陕西等地浩浩荡荡的拾花工大军,直到11月中下旬棉花采摘完毕才会满意地踏上返乡之路。
        
          老张的“东家”是同样来自河南商丘的李强。5年前,李强一家就来到位于新疆昌吉呼图壁县农六师111团承包了300多亩的棉花地。
        
          李强向记者介绍,今年棉花的长势非常好,但招拾花工十分困难。没办法,他只好托亲戚从老家带了十几个人赶紧过来帮工。
        
          “今年我家种植的棉花,由于在科学种田上下了些功夫,再加上气候好,风调雨顺,每亩单产可以达到350公斤以上,比以往年份都要好。”李强介绍说,“摘花工们干劲都很大,每天都能摘100多公斤呢!”
        
          资料显示,我国适宜种植棉花区域广阔,全国划分为三大棉区:长江中下游棉区(包括湖北、安徽、湖南等地)、黄河中下游棉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和西北内陆棉区(包括新疆和甘肃等地)。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1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达8100万亩,比上年增长5.2%。从棉花长势来看,今年是个棉花丰收年,倘若后期天气保持正常状态,预计今年全国棉花总产量将达738万吨,同口径比较,较上年增长10.9%。
        
          据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高芳介绍,受2010年度高棉价和高收益吸引,2011年度棉农积极性大大提高,因此全国植棉面积有所增加。
        
           中国棉花协会监测信息显示,2011年全国棉花播种以来,全国气候较适宜,预计单产高于上年,趋势为丰年。其中黄河流域和新疆棉区棉花长势良好,长江流域气候条件稍差,部分棉区单产有所下降。
        
          在我国主产棉区域中,新疆几乎占我国棉花总产量的“半壁江山”。中国棉花协会预测,2011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2384万亩,同比增长12.5%,棉花总产量将达到342.5万吨,较上年增长17.4%。位于黄河中下游产棉区的山东,全省种植面积约为1165万亩,比去年增长4%,预计今年棉花产量可达86万吨以上,比去年增长22%。而位于长江中下游产棉区的湖北,2011年全省种植面积较上年增加14.2%,为821万亩。
        
          僵持的棉价
        
           国内棉花价格暴涨暴跌,带来了整个棉花产业链的阵痛,造成今年产业链各方谨慎观望。
        
          往年的9月中下旬,山东东营一家规模不小的棉企至少可以接十几车皮大单。但进入2011年新一个棉花收购年度已一个月,这家棉企不仅收购不畅,以零星收购为主,而且销售也十分不顺,都是以前的老客户随买随用。
        
          企业负责人王经理告诉记者,他目前感受最深的是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王经理进一步介绍说,由于去年棉价大涨,不少棉农尝到甜头,所以对今年棉价期望值普遍较高,再加上劳动力价格和生产资料普涨,种植成本提高,棉农惜售心理严重,收购市场较为冷清。
        
          说起今年上半年的棉花行情,这位棉企负责人还心有余悸。王经理说,由于棉花供需情况、资金炒作等多种因素影响,2010年度(2010年9月―2011年8月)国内棉花价格暴涨暴跌,带来了整个棉花产业链的阵痛,造成今年产业链各方谨慎观望。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对记者表示,从去年4月开始,棉价一路上扬,今年春节后棉花开始大幅上涨,到今年2月份棉价已触摸到了每吨3.487万元的顶点,3月回升至31228元/吨,然后棉价再次下跌。5个月累计下跌超过每吨12000元,跌幅达 39%。目前价格已跌破19800元/吨的新年度临时收储价格,当前3级皮棉市价19500元左右,一般成交的在18000元左右,弱三级以下很难卖,籽棉基本在3.7元左右。

    纺织企业对产业链僵局采取观望态度〗发布于〔

    行业中国

    分页: 1 2
    本文:纺织企业对产业链僵局采取观望态度
    地址:http://www.wanyebao.com/hangye/1319.html
    Sitemap: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