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春回来快一个星期了,实习的一些感触还在心头回荡,回来后又看了些关于汽车金融方面的书,有些东西真的感觉要一吐为快。
我们是5。5到长春的,一汽有专门为学生实习准备的实习公寓,条件倒是不错。经过半天的休整,6号我们便开始了一汽实习。上午安排的是进厂安全培训。一汽公司教育科的科长首先给我们介绍了一汽的创业历史。长春一汽于1953年7月15日建厂,毛主席参与了奠基并题词,改革开放后进行了换型改造的第二次创业和发展轻型轿车的第三次创业。现在一汽拥有解放,红旗,夏利等自主品牌和与德国大众合资的捷达、宝莱、奥迪,以及与日本丰田,马自达等合资的一些品牌。之后讲解了很多的注意事项,如不能靠近机械手,禁止触摸高温,带电设备等。
5.7开始正式的参观,顺序依次是:5。7,变速箱厂,各档齿轮生产线,变速轴生产线;5。8工具厂,各种刀具、钻头、拉刀、铣刀; 5。9车桥厂,看车桥装配;5。10、11号休息;12号参观了第二铸造厂,下午听讲座;13号上午看解放卡车装配线,下午参观车身厂;5。14发动机厂,曲轴连杆线;最后15号我们听了有关变速器的专题讲座。
除去休息的两天,总共六天的时间,我们都在一汽里面转来转去,最终也只是把我们想看的部分看了个大概。一汽的规模之大,可见不是一般。
第一天看的变速箱厂。厂子里的车床大部分是数控机床,输入程式,给定各个参数,刀具一次性进给就能加工出所需的零件尺寸,其公差都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在参观中,见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只是介绍的刀具,如拉刀,一层层的刀刃均匀布置在细长的刀柄上,远看有点像竹子——一节一节的;另外见识到了各种加工工艺,珩齿,铣齿,滚齿,剃齿,插齿等。在这里,数控机床都有些显落后,加工中心更加先进,一台全封闭的机器,把毛坯送进去,电脑按照程式一步步加工,全自动化,精度能够完全得到保证,同时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生产成本得到降低。
在看变速器装配时,长长的装配线又让我们有所感叹。在此不得不赞叹一声当年发明流水线作业的泰勒博士,一条流水线上始终保持几十台变速器放在上面,装配工艺分为十九步,工人各司其职,平均五分钟下一台,流水线的效率之高可见一斑,由此说“汽车生产流水线的产生,一举把汽车从少数富翁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一点也不过分。
在参观发动机厂时。发动机厂里的机床都是最先进的加工中心,老师介绍时说连这里的工人工资都要比变速器厂里操作数控机床的工人们的工资高。我们记录了发动机曲轴的加工线。虽然有加工中心,曲轴的加工过程仍然分为了24步,从车法兰面到打标,到淬火,到精磨,到探伤,到最终清洗等等等等,工人的劳动强度很低,只是负责将加工好的工件从一台机床转到另一台机床。
其他几个分厂情况大同小异,也有比较陈旧的厂子。如车桥分厂,里面的机器大部分是我们在学校里金工实习时操纵的那类,人工装卡,人工运输等等。
实习时,满厂子跑,确实挺累的,但工人师傅更累,流水线作业虽然效率高,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跟着高了,一直在那里重复做一件事情,久了总会令人倦怠的。如果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那苦就更难吃了。由此看来,想偷懒,怎么说都轮不到我们这些只在厂子里呆一个星期的学生。
实习后,更觉得要发奋学习,,好歹要在心里留一口努力的气,不为别的,尤其是因为那些我们没有的、他们守着的核心技术,那些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最先进的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