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市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的第20年,围绕着今年全省纪律教育学习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主题,由市委主办、市纪委承办的“反腐倡廉之路——汕头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大型图展” 近日在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此次展览设有室内、室外两个展区,分为世界大课题、新中国反腐、铁腕治腐-败、汕头治腐篇、经典忏悔录、榜样的力量和借鉴与探索等七个部分。展览用了200多幅图片、10多万字和大量的版面,体现了反腐倡廉这个世界性大课题,内容涉及古今中外,正反两方面人物和案例约200个。
带着自盛自警和自励的心态,我前往会展中心参观图片展。边走边看边记录边思索,耳边不时响起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党对长期执政条件下滋生腐-败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都要反对腐-败,认识是清醒的……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全党必须警钟长鸣,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绕着展厅走走停停,在认真观摩学习了每一幅展板之后,我深受教育和启发。这次展览规模大,主题鲜明,教育面广,意义深远,是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一种鲜活形式,尤其是选取的案例非常典型,发人深思,有很大的警示作用。参观图片展使我们从中得到了廉政文化的滋养,图片展中一些看似简单的语句,细细品味却是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想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是不是在纪律教育学习活动月,不管是新干警还是老干警,不管是新参加工作的同志还是老干部,都值得大家去深思,去揣摩,有时简单的一句话往往是意味深长。
记得南宋时期的吕本中在其《官箴言》中提到这样一句话,“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清是什么?清指的就是廉洁。作为领导干部,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不管担任什么职务,处在什么地位,第一身份就是人民公仆,而要当好一名清廉正直的干部,就需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权力观、人生观;需铭记我们法官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需时刻调整端正心态,平抑欲望——抑制自己的权欲、贪欲,保持干干净净干事的清廉作风。想一想昔日郑板桥虽身为七品微官,但他“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因此,尽管生活清贫,但他得到的是百姓的赞许和尊敬,得到的是传诵几百年的好名声;再看一看张澜先生,他清廉自持,纤尘不染,为世人所敬仰。民-国初年他任川北宣慰使时,在短时期内使川北人民民生利乐,而他却负了债,不得不变卖祖遗仅有的4亩田产以偿还欠债。在“无官不贪”的旧社会,他却做了赔本的高-官,这种高洁行为,使他赢得了“川北圣人”的敬号。他身居显宦,却从不经营自己的住宅。除在家乡的住宅外,在任何城镇他均无尺椽片瓦。他的政敌曾派人去他的家乡暗访,见他清贫到“家徒四壁,环堵萧然”,不由感慨“川北圣人之誉,名不虚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