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工作已经有10年了,一直觉得大学物理的教学非常简单,对于教学方法一直按步就班,没什么大的改进。直到经过这次培训,我才知道,自己真的没有用心去专研教法。这次的课程培训,让我大开眼界,也有了一些2015心得体会。
首先是大学物理的课程定位和作用。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矗在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物理学展现了一系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影响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在人才的科学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物理学的知识已经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包括文科生),不懂物理,那将是大学教育的悲哀了。而大学物理的研究方法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方法也可以应用在其他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当中,所以对于理工科学生更应该学好这门课程。另外,大学物理课程可以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次是贯彻差异教学理论( 实施因材施教。这么多年来,我们学校的物理课程一直是一视同仁,不管学生入学前物理程度如何,不管是什么专业,都是一本教材、一本大纲、一样要求,这显然是不行的。这些年,由于入学率的不断提高,大学门槛不断降低,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的现象比较突出,新生的基础差别相对较大,即使是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同一年级、同一班级的学生之间高考成绩、智能水平、情感态度等方面差别也很大,而不同专业之间差别就更大了,而有些偏远地区的学生,降分录取,基础非常差,同样对待的话,他们根本就跟不上,容易出现课堂教学内容深度难以把握,进度难以掌控,作业完成情况不好,学生积极性不高,不及格率太高等现象,而我这几年代课过程中就发现,有时候同一个班的学生两极分化,有的学生和我说讲的太慢,而同时也有学生对我说:“老师,您讲的有点快,我跟不上”,而大部分新疆、西藏地区的学生都快成“挂科专业户了”。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这些情况,在承认学生身心发展差异的前提下,确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理念,有区别的制定出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授课和学习方式,创立评估体系,促进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最优发展的一种教学策略,实施分层次教学,确保教学质量。分层次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分班的办法,针对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的更好。而具体的分班方法,应该根据各学校实际的学生和师资情况,合理分班,不能对其他院校的分班方法生搬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