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感谢各级部门、各级领导、老师们给我的这次培训学习机会,感谢大家给我创造了一次进一步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感谢大家给我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2015年1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道里区第四批学科带头人培训班的开办式,在开班式上,丁局长的《听课评课——观课议课》讲座(记得早在新教师培训中,有一讲是关于“听课评课”的学习活动,那是我对“听课评课“的初次了解)使我对观课议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听课评课——观课议课”的重要意义。
在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中,传统的“听课评课”应该改为“观课议课”更合适。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不只是换了一个词语,后者强调的是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研究文化。
观课与听课比较:
1.“听”指向声音,“听”的对象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收集课堂信息。包括师生的语言和行为、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等。
2.“听”往往是一般性了解,而非用于研究的目的;而“观”的目的却指向一定的研究问题,有明确的目的。
3.“听”往往是面面俱到,缺乏针对性,而“观”是针对研究问题收集相关的课堂信息,针对性强。
4.“听”往往是凭借经验进行,而“观”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借助观察记录表等。
评课与议课比较:
1.“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
2.“评”有被评的对象,下结论的对象,有“主”“客”之分;“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议”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现状。
3.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做课取向,做课教师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为主要做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
4.评课需要在综合全面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指出教学的主要优点和不足;议课强调集中话题,超越现象,深入对话,议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供教师自主选择。
总的来说,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研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