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 ,看了邹建桥等人的先进事迹,不禁想起恩格斯说的这句话。的确,天分再高,不思上进,不努力进取,不懂得在逆境中奋进的人,不会有大的作为。只有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的人,才能在岗位上取得傲人的成绩,才能谱写出人生中美丽的篇章。
在邹建桥、苏军、周景山、宋兆田、苏桂芝等五位环卫工人的身上,我看到了久违的坚毅、执着的信念,看到了环卫工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高尚品格,看到了将无私奉献融入生活、融入工作的伟大情操,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阐述了劳动的真谛,让年轻一代的我们感受到了老一代人身上纯朴、踏实、坚韧的优良传统。
凌晨,深沉而浑厚的扫地声,在荣成的大街小巷上响起,有多少人注意到,他们走出家门的身影,有多少人真心的关心过他们,有多少人用真诚回报他们的付出,有多少人理解他们的付出……然而这些对他们都不重要,在他们的心里,干好工作、把工作做得更好、做到最好就是他们的目标。在这些环卫工人的身上,纯朴、踏实是他们的特色,再苦再累不要紧,只要把工作做好;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久违的信念,坚毅、执着的信念,踏实肯干、无怨无悔的信念。爱迪生说,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灯泡的发明经历了一万次的失败,才有了现在的夜如白昼般的夜晚。而年轻的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执着向前冲的信念,排除万难向前进的冲劲,探索新生事物的追求。
邹建桥等五位环卫工人,他们没有我们优越的成长环境、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没有父母的荫庇,有的只是踏踏实实工作,一门心思用在怎么把工作干好、怎么才能最好最快的完成工作上。却正是他们教给我们用心工作、用爱工作、用生命工作。掏粪工人时传祥,用平凡的双手创造了奇迹。而我们的环卫工人,虽然年过半百,依然精神矍铄的奋战在环卫工作的一线。一位位环卫工人为了工作牺牲休息时间,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加班加点,为了道路的清洁起早贪黑,这些年过半百的老人,在用心书写着环卫的未来,荣成的明天。
聪明、睿智等词语从来不曾用在他们的身上,伟大、英雄等词语也很少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只有平凡、苦干、辛勤等词语经常出现在他们的周围。他们的工作任何人都能干,却不是任何人能干好的。他们的身影到处可见,却是那么高大。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们为环卫奉献了生命中的每个朝阳,为大众牺牲了无数的休息时间,为环境的干净整洁累垮了身体。普普通通的清扫工,干着又脏又累的工作,风吹日晒雨淋,他们的工作很简单,又备受歧视,而在邹建桥等人身上却没有看到一丝埋怨,看到的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助人为乐的精神,吃苦耐劳的毅力。他们的工作是平凡的,每天打扫着同一个路段的卫生;他们的工作也是不平凡的,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却能做到不骄不躁、始终如一。有多少次路人奇怪的目光,有多少次看见路人随手扔掉垃圾,有多少把扫帚磨秃了,有多少双手套磨破了……可他们始终坚持着最初的标准,最初的要求,从未改变。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他们勤恳努力的劳动,更是他们能在日复一日的重复的工作中保持最初的热情。
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就需要比别人付出双倍的努力。几百名清扫工,为什么只有五位受到表扬。他们突出的地方是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他们对工作的标准比我高,对工作的热情比我高,对工作的付出比我多。毛泽东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是的,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灿烂的明天。而邹建桥等五位环卫工人正是用一颗辛勤劳动、任劳任怨的心来对待工作,如同对待生活一般,把工作当作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来完成。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把工作岗位当作“家”,当作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学习他们身上舍身为民、无私奉献、把奉献当作一件普普通通的工作来完成,把奉献贯彻到工作的每一个角落,把奉献放在心头、动在手头。
“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恩格斯的话尤言在耳,是的,我们要把每一天当做全新的一天,把每一天的工作当做一份新的工作,超越昨天,追赶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