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校长组织我们学习教师“五不准”后,我又一次重新审阅了自己,我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心里响亮的回答,我是教师——一名骄傲的人民教师,我要在知识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 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深深的思考,推演我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赞歌——我选择,所以我热爱。
在人生的辞典里,爱这个词最为广博而深奥,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教育学生最好的方法是爱。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除了父母,教师是和学生相处时间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楷模。教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不准体罚学生和变形体罚学生”我做到了。
教师,首先意味着责任。有人说,教师的职业就是一种良心的职业。是的,只有我们真正做教师的人才能体会到,教师的工作不能用简单的时间和量来衡量,学生占据你的不只是时间还有你的思想和灵魂。做了教师我才体会到什么是魂牵梦绕,多少次半夜醒来,梦境中全是学生。而且要教育好学生,你面对的不只是一名学生,而是他的整个家庭,他的家庭背景,他的成长环境,你要操心的不只是他们的学习还有他们的精神。
教师,更意味着奉献。从毕业到现在,这几年不仅给我提供了与很多优秀老教师并肩作战的机会,而一些老教师的奉献精神更是深深地震撼着我。
从教几年来,我对待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作为一名老教师,虽已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但备课仍然很认真,精益求精,对于教材中新出现的任何疑难点,我都认真钻研,查阅资料,力求将课上得深进浅出,轻易被学生接受吸收。除了努力进步课堂教学效率外,还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对差生利用课余时间谈心补课,我的课也很收学生欢迎。作为教研组长,不仅在教学上把好关,还关心本校老师,只要本校老师有什么困难,我了解情况后都能热心帮助。
作为一名教师,在任何时候,任何历史条件下都应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这是毋庸置疑的。尽管不可能每个人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业绩,只要我们立足本职岗位,时刻牢记教师每走一步,每做一件事,都以"教师五不准"的要求为标准,时时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今天,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课程改革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我们要自觉创造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让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应成为我们的职业态度。只有这样,我们在喧嚣的十丈软红才不至于轻易迷失自己。比如,在面对家长物质上的“尊重”时,面对市场经济的遍地***时,我们该如何固守自己的价值观念,坚持自己的生活信条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你是否找到了从事这个职业的尊严、价值与激动人心的幸福?假如找到了,面对家长,我们将成为他们思想上的朋友、育人中的伙伴。只有这样,朴素而平凡的教师生活才会变得布满聪明与人格的挑战,天天面对的学生在我们眼中才会天天都是新的。这就是教师独占的享受。也只有这样,教师职业才能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富有内在尊严的职业。而且我们要在真实的道德冲突中实现道德的发展。教师也是真实生活情境的个体,在那些复杂而难以取舍的道德冲突眼前,有时侯,要做出正确的判定很难。但只有这样的真实经历,才真正考验着我们的道德。我只想说,“德”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要求,底线高了,“品”自然就高。一些失误往往就是由于降低了自己的底线,只有在真实的经历中自己与自己对抗,师德素养才会有所进步。我们还要坚持学习,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师德不是靠讲出来的,而是靠内心世界的丰富、文化底蕴的提升、人格素养的完善。所谓德者,得也。教师师德的提升,关键还在于文化、艺术、心理、社会等诸多精神营养的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