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工作计划
  • 班主任工作计划
  • 学校工作计划
  • 教师工作计划
  • 德育工作计划
  • 班级工作计划
  • 个人工作计划
  • 幼儿园工作计划
  • 安全工作计划
  • 卫生工作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
  • 销售工作计划
  • 工会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书
  • 后勤工作计划
  • 党支部工作计划
  • 团支部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范文
  • 行政工作计划
  • 培训工作计划
  • 财务工作计划
  • 学习计划
  • 医务工作计划
  • 学生会工作计划
  • 社区工作计划
  • 少先队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表
  • 下半年工作计划
  • 办公室工作计划
  • 暑假计划
  • 寒假计划
  • 学期工作计划
  • 部门工作计划
  • 医院工作计划
  • 其他工作计划
  • 农村工作计划
  • 单位工作计划
  • 班务工作计划
  • 教研工作计划
  • 小学工作计划
  • 中学工作计划
  • 国培计划
  • 幼儿园计划
  • 教导处计划
  • 健身计划
  • 学生会计划
  • 新学期计划
  • 开学计划
  •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
    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3、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
    4、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地理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全册六大单元。
    (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生分析:
    存在的学习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习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习备考时间。
    另附教学计划进度表:
    2015-201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年级高一,学科地理,任课教师
    周次教学内容


    1.1人口的数量变化(2课时)


    1.2人口的空间变化(2课时),1.3人口的合理容量(1课时)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1课时),复习,测验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

    五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课时)

    2.3城市化(2课时)复习,测验


    问题研究(1课时),3.1(1课时),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期中考复习

    十一
    期中考
    期中考试卷分析(1课时),

    十二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

    十三
    问题研究(1课时),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课时)


    十四
    4.2工业地域的形成(1课时)4.3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2课时)

    十五
    问题研究(1课时),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课时)

    十六
    5.2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1课时),问题研究(1课时),

    十七
    6.1人类关系思想的演变(1课时)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课时),

    十八
    问题研究(1课时)章末复习

    十九
    测验评讲

    二十
    期末考复习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上级栏目〔

    教学工作计划

    分页: 1 2
    本文: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地址:http://www.wanyebao.com/jiaoxuegongzuojihua/49875.html
    Sitemap: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