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工作计划
  • 班主任工作计划
  • 学校工作计划
  • 教师工作计划
  • 德育工作计划
  • 班级工作计划
  • 个人工作计划
  • 幼儿园工作计划
  • 安全工作计划
  • 卫生工作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
  • 销售工作计划
  • 工会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书
  • 后勤工作计划
  • 党支部工作计划
  • 团支部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范文
  • 行政工作计划
  • 培训工作计划
  • 财务工作计划
  • 学习计划
  • 医务工作计划
  • 学生会工作计划
  • 社区工作计划
  • 少先队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表
  • 下半年工作计划
  • 办公室工作计划
  • 暑假计划
  • 寒假计划
  • 学期工作计划
  • 部门工作计划
  • 医院工作计划
  • 其他工作计划
  • 农村工作计划
  • 单位工作计划
  • 班务工作计划
  • 教研工作计划
  • 小学工作计划
  • 中学工作计划
  • 国培计划
  • 幼儿园计划
  • 教导处计划
  • 健身计划
  • 学生会计划
  • 新学期计划
  • 开学计划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学生答题得失分析

      尽管试卷的一、二部分都是一些基础题,但大多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和弱点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字音、字词。从得分来看,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较好。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题时粗心大意;二是对字音、字词掌握得不牢固,答题时出现判断的错误。

      2、积累与运用。

      积累与应用部分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日积月累的掌握情况,学生大体情况较好,部分学生成语积累与运用能力失分率原因为:一是积累的量少,错别字太多,可见学生平时的积累习惯没养成;在积累方法上只注重背,忽略写,因此教师在指导上要讲究方法,使学生掌握要领,训练的广度上和灵活性上要加强,不能只做教材上的练习,浅尝辄止。

      3、阅读。

      本试卷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掌握情况又进行了延伸。课内部分学生得分较高,但错别字较多。课外阅读的短文学生虽然没有接触过,但文章篇幅不长、浅显易懂,学生阅读起来没有什么困难,阅读短文后,要回答的问题也比较简单。从试卷上看学生在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三方面失分率高,最集中的表现是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句子的能力薄弱,一是对词语体会不准确,意义完全不对;二是体会句子的意思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三是根本不做答。反映出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教师要注意过程中读、悟、用、说、写、等方法的指导;另外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

      5、作文。

      从阅卷情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都有话可写,都知道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亲情、友情的可贵;二是内容丰富多彩,语句生动流畅;三是中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但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选材上多雷同之处,视野不够开阔;二是语言积累不多,语言表达不完整,缺乏遣词造句的能力;三是写作技巧欠缺,有的作文层次不清,语言颠三倒四;四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

      五、对今后教学的几点看法

      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语文基础

      2、提高阅读能力,引导个性阅读

      3、激发习作兴趣,抒发真情实感

      4、丰富语言积累,注重语文实。

      本学期教材分析

      教材 名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 单元数 八 需用教

      学时间 本学 期主 要教 学内 容及 重难 点和 关键 教学重点: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6、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7、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8、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教学难点: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5、让学生学写活动总结。 课标 对本 学期 的教 学要 求 1、通过本册课文的学习,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会140个生字,复习查字典的方法,养成自觉运用字典的习惯。

      4、进一步提高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 注意积累词语,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进一步训练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6、阅读适合程度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8、能抓住重点进行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事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 学 期 教 学 目 标 知识领域

      (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会写80个,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2)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文段。

      (3)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完成课文配套课外阅读30篇)。

      (4)学习浏览,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根据需要搜集相关的信息,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5)学习用钢笔和毛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

      (6)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

      (7)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8)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能力领域

      (1)会使用字典、词典进行识字,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7)会读诗歌,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8)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9)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读后感等习作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10)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了解自我、阅读报刊、书籍及采访等途径,小结自己的小学生活和成长足迹,能够写简单学会活动总结。 情感领域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让他们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家乡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思想教育;增强环保意识,陶冶爱美的情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热爱科学、敢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在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本 学 期 采 取 的 主 要 教 学 措 施 教学改革的设想、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注意总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2、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法爱好。

      3、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

      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给定一个话题的,注意拓宽话题范围。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交际目标要明确。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目标也应各有侧重。要注意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对于辩论、演讲等需要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据教材安排给予一定指导,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语交际与习作合在一起,要注意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讲评的关系。总之,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5、习作教学

      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

      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6、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把握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教学中要落实要求,背诵相关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有的诗歌后附了注释、赏析,教学中要把这些内容运用起来,引导自主阅读、欣赏诗歌,并教给学生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情感的方法。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及活动 需用时间 备注 1 9.1-9.4 1、山中访友2 2、山雨1 3、草虫的村落 2 机动 1 2 9.5-9.11 4、索溪峪的“野” 1 口语交际·习作一 2 回顾·拓展一 2 机动1 3 9.12-9. 18 5、詹天佑 2 6、怀念母亲 2 7、彩色的翅膀 1机动 1 4 9.19-9.25 8、中华少年 1 口语交际·习作二 2 回顾·拓展二 2 机动 1 5 9.26-10.2 9、穷人 2 机动 4 6 10.3-10.9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1 11、唯一的听众 2 机动 3 7 10.10-10.1610.3-10.9 12、用心灵去倾听 1 口语交际·习作三 2 回顾·拓展三 2 机动 1 8 10.17-10.23 13、只有一个地球 2 14、大瀑布的葬礼 1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2 机动 1 9 10.24-10.30 16、青山不老 1 口语交际·习作四 2 回顾·拓展四 2 机动 1 10 10.31-11.6 17、少年闰土 2 机动 4 11 11.7-11.13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 19、一面 1 20、有的人 1 机动 2 12 11.14-11.20 口语交际·习作五 2 回顾·拓展五 2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诗海拾贝 2 机动 2 13 11.21-11.27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诗海拾贝 4 机动 2 14 11.28-12.4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与诗同行 5 机动 1 15 12.5-12.11 21、老人与海鸥 2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1 23、最后一头战象 2 机动 1 16 12.12-12.18 24、金色的脚印 1 口语交际·习作七 2

      回顾·拓展七 2 机动 1 17 12.19-12.25 25、伯牙绝弦 2 26、月光曲 2

      27、蒙娜丽莎之约 1 机动 1 18 12.26-1.1 28、我的舞台 1 口语交际·习作八 2

      回顾·拓展八 2 机动 1 19 1.2-1.8 期末复习 期末质量检测与分析 20 期末复习 21 期末复习 教 师 个 人 教 研 计 划 理论 学习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课堂 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及语言交往能力,引导学生讲真心话,要从小培养学生健康、良好、诚信的语言表达能力。

      2、扩大学生的视野,不能把学生封闭在传统的课堂和课本当中。

      3、开拓和开发利用课堂资源,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

      4、尊重儿童。因此在语文评价中,从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考核。 小课 题研 究 (一)研究主题:关于课外阅读的教学研究

      (二)活动目标:1、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让书成为学生的终身伴侣。

      2、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美文,积累优秀范文,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积累之后,形成良好的语感。

      3、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4、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教研 成果 实践证明,课外阅读课题工作的顺利开展,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幅度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习作能力,实验取得了成功。实验教师获得了专业成长,积累了专业知识,丰富了文化底蕴,为今后更加游刃有余地开展阅读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上级栏目〔

    教学工作计划

    分页: 1 2
    本文: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地址:http://www.wanyebao.com/jiaoxuegongzuojihua/49464.html
    Sitemap: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