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初一语文(上)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二、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7. 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8.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9.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推行语文素质教育。
10.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11.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12.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3.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14.利用竞赛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5.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
16.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作品自作不少于70%
17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18.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9.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20.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三、培养辅差计划
主要措施:
1.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3.课外辅导,利用晚修,文体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5.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 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6.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
培优辅困的具体措施:
1、利用课间,语文课的时间,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
2、采用优生带差生的帮扶行动;发挥优生的优势,让优生带差生。
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有意识地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5、对差生和优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差生实施抓基础,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的做法,并实施课外作品阅读训练,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6、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7、重视中等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8、必要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差生的学习问题。
2002年上学期初一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纲,认真落实素质教育,联系实际生活,扎实、活泼、有序的进行语文基本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训练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教育。
二、学生情况分析
160班有学生70名。通过上学期考试成绩看,语文合格率为100%,优秀率为12%,本班还有一个学生语文成绩低于60分(本次语文试卷总分为120分)。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绝大部分学生渐渐对学习语文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但由于语文基础太差,有部分学生不会分析,不会归纳,短时间内无法提高语文成绩。面对这种情况,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任务还十分艰巨。
三、教材分析
教学任务:
完成初中语文第二册的教学,包括阅读、写作、汉语知识及语文实 践活动。要求学生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一般的吸收 和表达能力。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提高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阅读 六个单元的教学重点依次是:感知全文,提炼主旨;理清思路,把握文意;理解内容,概括要点;整体感悟,发表见解;读读背背,了解大意。此外,培养良好的阅读方法,掌握科学的阅读技能,如熟练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学习快速阅读、比较阅读等。
2、写作 主要学习记叙生活经历和表达对生活的感受、认识。 口语交际要求说话态度大方,口齿清楚;说话要清晰简洁。
3、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传授学习方法。
4、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1、领悟、运用语言的能力;
2、汉语知识的理解。
四、教研课题
课题:教学中实施“精讲精练”。
实验班进行“仿写开道,片段起步,读写结合,同步达标”的 作 文实验
措施:1、认真学习教育学理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精心挑选练习,尽可能减轻学生的负担;
3、一定把“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
4、、坚持“多写、少批、及时讲评”的原则。
五、教学安排
第一周:2月25日~~3月2日
学习第一、二、三课,
第二周:3月3日~~3月9日
学习第四、五课及“名词、动词、形容词”
完成第一篇大作文《朋友》, 单元练习
第三周:3月10日~~3月16日
学习第六、七课,语文实践活动
学习“数词、量词、代词”
第四周:3月17日~~3月23日
学习第八、九、十课,单元练习
完成第二篇大作文《今年的一天》
第五周:3月24日~~3月30日
第二十一、二十二课,
学习“副词、连词、介词”
第六周:3月31日~~4月6日
学习第二十二、二十三课,
完成第三篇大作文《快乐时刻》或《温暖》
第七周:4月7日~~4月13日
学习第二十四、二十五课,语文实践活动
学习“反问、排比”,单元练习
第八周:4月14日~~4月20日
学习第十一、十二课,
第四次大作文《二十年后的我》
第九周:4月21日~~4月27日
复习、段考
第十周:4月28日~~5月4日
五一放假,假期完成第五篇大作文《真使我 》
第十一周:5月5日~~5月11日
段考总结,语文实践活动
学习第十三、十四、十五课,
第十二周:5月12日~~5月18日
学习第十六课,完成第六篇大作文,题目自拟
第十三周:5月19日~~5月25日
学习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课,单元练习
第十四周:5月26日~~6月1日
学习第二十六、二十七课,完成第七篇大作文
第十五周:6月2日~~6月8日
学习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课
第十六周:6月9日~~6月15日
学习“助词、叹词、拟声词”,语文实践活动
学习应用文
第十七周:6月16日~~6月22日
复习
第十八周:6月23日~~6月29日
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