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三季报业绩低于市场预期,导致2011年和2012年全年的市场一致预期再次被大幅下调。但现在的估值反映了明年上市公司净利率下滑20%的预期,因此,不必担忧明年利润的下滑。
股市的走弱可以说是对基本面的直接反映。刚披露结束的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下滑。2000余家上市公司三季度相比二季度业绩环比下浮 6.23%;如剔除金融股,第三季度的业绩环比下行幅度则扩大至8.9%。如果回顾过去,同样是在第三季度,前一次环比业绩出现下滑则要追溯到2008 年,目前的业绩下降也是3年来首次。
根据统计,截至10月31日,在沪深两市2304家上市公司披露的前三季度经营业绩中,可比公司1至9月共实现营业收入15.99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94%;创造净利润14870.59亿元,同比增长 18.76%。其中,中小板、创业板公司1至9月整体净利润分别为729.56亿元和142.88亿元,同比增幅14.84%和16.68%,均低于整体业绩增幅。
2304 家公司中共有2090家前三季度实现盈利,其中1343家业绩同比增长,86家扭亏,另有214家公司亏损,占整体比重的9.29%。
现金流严峻
除了利润之外,现金流是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另一重要指标,三季报显示,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捉襟见肘。
据统计,剔除金融类公司后,沪深两市2141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现金流净额共计13.6 亿元,而去年同期为3637亿元。其中,有1251家公司的现金流为负,占比达58%,而在去年三季报中,现金流净额为负的公司为 999家。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有1259家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占比达59%,其中645家公司同比大降100%以上。
在 891家中小板或创业板公司中,期末的现金流净额共计303亿元,而去年同期,上述公司现金流净额高达1580亿元,下降幅度高达81%。
从行业来看,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有色金属、建筑建材、食品饮料、金融服务等行业内公司前三季度整体业绩同比增长显著,而交通运输、黑色金属、公用事业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出现下滑,其中以水上运输、钢铁、电力等细分行业降幅最为明显。
由于三季报业绩低于市场预期,导致2011年和 2012年全年的市场一致预期再次被大幅下调。从整体上看,两者分别向下调整了2.3%和2.4%,其中非金融板块分别向下调整了3.7%和4.1%。不少机构预测认为,2011年市场一致预期盈利增速下调至20%的概率较大。
四大行业增速显著
在悲观的财报中,也有增长的亮点。在三季报中,两市共有782家上市公司对2011年全年业绩作出预测,其中495家预计全年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占已发布业绩预期公司的62.58%;另外还有127家公司预计全年业绩下滑,57家公司预计全年将出现亏损,102家公司对全年业绩的变动无法做出准确估计,仅预计全年不会出现亏损。
从行业看,有四大行业全年增长仍然可观。根据英策咨询近日发布的2011年沪深300上市公司业绩预测,沪深300涵盖的17大行业中,净利润增长速度超过40%的四大行业分别是农药化肥、有色金属、机械和农林牧渔,预测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160.48%、79.27%、49.00%和42.71%,农药化肥行业位居榜首。
作为通胀受益行业,在农林牧渔景气带动下,今年农药化肥行业市场需求旺盛,产品销售价格随农产品价格上扬而水涨船高。前三季度,沪深两市农药化肥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实现井喷,预计沪深300中的4家主要农药化肥行业上市公司
2011年净利润合计增长率达到160.48%。但依赖产品价格提升推高行业盈利能力的模式,不说明整个产业必然处于快速增长轨道,价格过度上涨或将打破部分产品供求平衡,一旦通胀水平得到控制,物价回归正常,农药化肥行业利润的高增长将难以持续。
有色金属行业虽然全年净利增速预计达到79.27%,但与2010年净利增幅144.46%的高增长相比,增速已明显降低。在当前经济增长放缓和有色金属市场需求疲软背景下,我国有色金属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及环保压力增大等一系列问题,主要有色金属品种价格从8月份以来开始回落。三季报显示,沪深300中23家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已无法维持2010年的高增长水平。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放缓,机械行业市场受到较大冲击。但得益于上年大型机械企业累计订货额大幅增长,机械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延续了去年产销快速增长态势,业内两大巨头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增速仍然迅猛,今年前三季度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净利同比增长均在100%左右。但机械行业内不同上市公司业绩也开始分化,相当部分公司业绩增长放缓。尤其是依附于高铁建设的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受7月份动车事故后高铁建设放缓影响,遭遇严重销售困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大幅缩水。
从长远看,“十二五”期间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机械行业将为各行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现代化装备,市场需求前景较为乐观,有望获得较为持续的增长。
不必担忧利润下滑
业绩增长预期的调低,是否意味着股市的调整还将持续?市场对业绩的反应是否过度了呢?
国泰君安策略分析师时伟翔认为,根据日本的估值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历史比较关系可以发现,只要上市公司整体净资产收益率维持在9%以上,PB=2就是估值的最低线。按照这个底线计算,现在的估值反映了明年上市公司净利率下滑20%的预期,而周期股估值的反映更充分。所以,不必担忧明年利润的下滑。
2013年上市公司利润如果仍处底部区域,则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在进行实实在在的结构调整。目前低成本劳动力、高投资增速、货币宽松、外部需求增长、工业化城镇化都面临拐点。未来的增长要靠结构转型寻找新的动力和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投资的逻辑是寻找在转型期期间能够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动力。周期性行业可能会出现个别行业亏损的情况,从而带来见底后的投资机会。
对于房地产价格,如果借鉴日韩经验,最可能的是量价在经过一轮价格15%的下滑后,出现企稳。
“我们观察到无论政策上还是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上,转型都已经起步。对股市持积极观点。”国泰君安策略报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