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上海站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沿,各方面优势明显,但发展过程中缺什么?今天下午,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贺寿昌作客东方网,全面解读了上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以及其面临的难题。
贺寿昌表示,经过几年一系列的改革,上海已经组建了很多大的集团,像媒体集团、出版集团、影视集团、表演艺术集团,这是上海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一个很大的优势。此外,上海通过这十几年新技术的建设,在信息化的技术上上海涌现出一大批的内容产业,比如像游戏动漫、网上文学等一些新型的电子服务业的新业态,适应了非常年轻的消费者,加上传统的出版业转型成为一个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这些在未来的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今年上海市成立了一个上海市创意产业的投资基金联盟,管理金达到269亿元,如何利用好这一笔资金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贺寿昌表示,对于上海来说发展创意产业不缺钱,缺的是缺的是文化创意产业如何懂得去运用资本,而资本如何去识别有成长性的文化创意产业。
“现在我们已经有一批中小型有成长性的文化创意产业在资本的扶持下上市了。这个是很好的现象。现在我们269亿的联盟,短短2个月时间就辐射了20几个优秀的中小型企业。可能谈成功的就3—5个,这个速度很快。中间我们就发现有这样一个环节,就需要政府或者中介组织去扶持的,是什么呢?因为文化创意产业大部分都是文化人,或者他懂得一些经营,但是不懂得资本运作。”
据贺寿昌介绍,针对这种情况,联盟成立了一个投资的服务中心,主要负责提供一个平台,让文化创意企业就能够直接了解金融企业、风险投资的要求,也帮助风险投资者去识别哪些是真正好的成长性的文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