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言而无信,投资客出尔反尔,建筑面积无端缩水,销售人员瞒天过海……房地产行业之水深不可测。近日,佛山诚信调研报告显示:房地产位列行业失信榜单“探花”之位。专家认为,制度缺失导致房地产市场部分行为畸形,建议以完善法律、制度消弭房地产失信行为。
1案例
延迟交楼不知原因?
最近,李香颇为烦恼:新房一再延迟交楼。李香购买的是位于丝绸直街一新盘的房子。按捺不住延迟交楼的纠结,李香和“准业主”们集结到市政府网络平台上“讨”个公道。收到的答复是:“7~12座周边绿化及配套工程计划7月底前全部完成,8月份公司进行分项验收及竣工验收工作,工程部计划7~12座在8月30日前交楼。”
然而,令李香他们遗憾的是,前几天去看过楼盘,7~12座后面的绿化还没动工,一楼地面也没铺路;10~12座升降架还没拆,似乎年尾都不能交楼。最令李香气愤的是,对于为何延迟交楼,开发商一直语焉不详。李香禁不住心里嘀咕:是不是质量出了问题?
据了解,该小区一期也曾出现延迟交楼情况。按照合同约定,该小区2010年8月底交付一期新房,然而一直到当年岁末,业主们才拿到钥匙。“一个楼盘竟然连续两期延迟交楼,又不说明具体原因,这样的开发商有何诚信可言?”看着交楼时间遥遥无期,准备年底“入伙”的李香气不打一处来。
2案例
“炒房客”多,返价很正常?
今年2月,阿俊与女友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便四处寻找婚房。为了少走冤枉路,阿俊利用空余时间做足了功课,摸清各种骗局,预防自己在任何节点上上当受骗。因为感觉房地产中介靠不住,不想花冤枉钱,阿俊都是亲自与卖主沟通,希望能减少成本。
然而,阿俊还是在买房这事上遭遇了“不诚信”。
8月,阿俊在网上看到石湾一个小区有业主出售二手房,三室一厅,100㎡,售价56万元,觉得还不错,便联系了业主,商定好下单日期。“可就在一夜之间,卖主把价格提到了60万元,还说‘少一分也不卖’。”阿俊对卖主的变卦非常恼火。最终,他们决定暂时不买了,等房价降下来再说。 “地产行业潜伏了一批炒房客,只讲赚钱、不讲诚信。”至今买房未能如愿的阿俊苦笑着摇摇头。
3案例
新房面积缩水无法弥补?
两年前,小云在顺德区乐从镇买了一套建筑面积124平方米总价56万元的房子。在和开发商签买卖合同时,合同上写明“按照套内面积多退少补”,而开发商要求必须按照建筑面积付钱。虽然当时小云提出异议,但开发商表示只能签这份合同,最终她无奈接受。
今年2月中旬,小云收楼时发现,她买的那套房子建筑面积少了9平方米,由于套内面积没少,开发商说无法弥补,“这样一下就亏了三四万元,一年的积蓄了。”她曾致电12315询问此事,得到的答复是,因已签了合同,没办法改变,她只好再次无奈接受。
4案例
销售捂盘是行业惯例?
“售楼小姐骗了我!”李小姐今年4月在佛山大道附近一楼盘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带装修两房,交完定金的第二周她再次来到该楼盘,却发现自己此前一直想买的70多平方米的房源赫然在售,她十分气愤。
李小姐说,当时售楼小姐一直催促她出手,还说这个价格优惠之后都不会有,70多平方米的房源不知道什么时候推出,即使推出,到时价格说不定会更贵。无奈之下,她只好下了定金。可没想到,第二个星期再去看时,竟然还有她想要的70多平方米的房源出售。
李小姐气愤地说,只隔了一周时间,售楼小姐不可能不知道,“如今定金都付了,我能怎么办?”唯一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她买的房子单价相对便宜了一两百元,可是售楼小姐的不诚信让她很伤心。
■各方说法
企业:销售急躁 开发商无奈
对于销售人员信息不透明问题,南海能兴地产总经理助理招俊昆表示,有些开发商没有自己的销售人员,而开发商和销售公司、销售人员之间本身就有一些纠结的地方。销售人员的薪酬和销售收入挂钩,他们希望房子能尽快推出去,“有时甚至有些销售人员因说词不当,造成我们后续销售的手尾麻烦。”可另一方面,如果限制他们太多,又可能出现卖不动的情形。
至于交楼时间,招俊昆介绍,这牵涉到业主、开发商和政府三方。比如亚运会时要停工,有可能会延误工期,这时会要求政府出一个证明,证明楼盘属于停工区域、停工了多久等。
协会:行业首先要自律
佛山房地产协会专业委员会主任骆仪克说,房地产行业涉及到的环节、部门、行业很多,如果开发商经验不足,或者有时施工管理水平不高,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交楼谁也不想推迟几个月去交,还要退钱,但如果一个环节卡住了,有些没预料到的情况出现,比如电或水没通都会影响交楼工期。”他说,主观上大部分开发商都是讲信用的,但客观上就不一定能把握的了。
销售人员信息公布不全也是其中一个环节。骆仪克说,一个经理虽然管销售人员,但销售人员卖完就走了,他们又不是职工,可是对客户来说销售人员代表开发商,这就涉及到开发商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骆仪克表示,行业首先要自律,而对市民来说,最重要的是把要签的合同、合约先看清楚。 “实在不行,可以请律师看条款。”
部门:出台诚信扣分标准
地产行业屡屡失信,政府部门如何监管?答案是扣分。像丝绸直街的新盘就曾受到“扣分”处罚。
为建立房地产行业诚信机制,市住建局2010年9月出台《佛山市房地产行业诚信管理暂行办法》,将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纳入诚信考核范围。其中,“收取的佣金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违反规定对服务对象多收费、乱收费”等33条扣分标准成为房地产中介的一道道“紧箍咒”。
据了解,作为扣分惩罚措施,被评为诚信不合格的房地产行业企业,自公布之日起一年内不予办理资质升级、项目评优等业务。并根据资质管理规定和其他法律法规,给予警告、资质降级或取消资质等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