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中国
  • 企业动态
  • 网络营销
  • 展会信息
  • 人物专访
  • 财经日历
  • 科技前沿
  • 健康知识
  • 中国能赚到iPhone手机的附加值不到4%

    西半球的美国,东半球的中国,这两大全球经济体的动向,是世界眼球的聚焦点。最近又有一桩事情让人们着实“揪心”了一把,那就是美国当地时间10月11日美参院通过了《2011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该法案目的在于迫使人民币对美元加速升值,法案的通过,放在台面上的理由是中美贸易失衡和人民币币值低估,至于台面下的理由,或许是美国政治考量的需要了。可事实上,自2005年7月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已经超过30%,美国其实也很清楚,汇率问题并不能解决当前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与此同时,中国坊间现在有传闻称有关部门正在考虑逐步限制加工贸易,主因就是现在加工贸易顺差太大,并成为许多国家与我国频繁产生贸易摩擦的主要借口。

    那么真实情况是如此吗?这些年来,在全球贸易统计中所显示的双边和地区贸易余额的“不平衡”,业已成为经济学家高度关注并积极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中美之间不断加深的贸易争端更是备受瞩目。可是,无论是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如何解决,还是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依赖是否该转向国内市场,专家学者的答案并不明朗。纷纷扰扰中,复旦大学张军教授的研究颇有新意,一些观点值得深思。于是,也就有了这一次的经济面对面。

    一个苹果,就这样夸大了贸易的不平衡

    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关于中美贸易失衡的问题,为什么总是引人关注,最近一段时期甚至成为新闻热点,张教授对此怎么看?

    张军(以下简称张):因为目前贸易问题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全球经济依赖性越来越强的今天,就更加突出。在中国国内,全球金融危机和美国及欧盟的经济衰退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增长,中国经济能否成功减轻并最终摆脱对出口的过度依赖,已经成为经济学家必须做出回答的重要问题。

    记: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真有那么大吗?

    张:当然没有那么大喽!这一点,美国学者心知肚明。2010年12月15日,美国的《华尔街日报》发表了Andrew Batson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援引了Y.Xing和N.Detert为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提交的一个报告,题目就是“iPhone如何夸大了美中之间的贸易逆差”。报告认为,全球化时代,贸易统计有一个误导,那就是不论产品在哪设计、核心元件生产在哪里,都是在产品最后组装的地方出口的。中国虽然不提供iPhone的设计和核心元件的生产,但是因为iPhone最后是在中国组装并出口到美国的,所以美国海关在进行贸易统计时,将其记为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但事实是,中国仅仅负责组装iPhone的整机,核心元件和设计都是从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等引进。

    记:如果这样计算的话,那贸易不平衡一定是被严重夸大了。

    张:的确如此。一部iPhone手机批发价为178.96美元,而从附加值来看,中国仅占3.6%(6.5美元)。2009年美国iPhone销量为 1130万部,中国对美的iPhone出口为20.2亿美元。而按照出口附加值来计算,则仅为7350万美元。倘若算上为组装iPhone而从美国引进的零部件进口额(1.215亿美元),在iPhone这一产品上,美国对中国反而会出现4810万美元的贸易顺差。我们现在用“出口总值”这个指标来统计,就会高估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的程度。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拉米(PascalLamy)的说法,“‘中国制造’实际上是指在中国组装,而之前创造的商业价值是在多个国家完成的,所以如果反映不同国家为产品贡献的实际价值,美国对中贸易逆差将会减半”。拉米已经提出希望改变统计口径。

    中国能赚到iPhone手机的附加值不到4%〗发布于〔

    行业中国

    分页: 1 2
    本文:中国能赚到iPhone手机的附加值不到4%
    地址:http://www.wanyebao.com/hangye/2486.html
    Sitemap: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