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军训心得体会
  • 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 十八大学习心得体会
  • 反腐倡廉心得体会
  •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体会
  • 实习心得体会
  • 党课心得体会
  • 工作心得体会
  • 教师心得体会
  • 党员心得体会
  • 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 执行力心得体会
  •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 党校培训心得体会
  • 儿歌日对儿童教育的体会

    缺乏优秀的儿歌作品

    之所以现在的孩子不怎么唱儿歌,多唱流行歌曲、灰色童谣,是有各种原因的,首先是适合于学龄前孩子的幼儿儿歌看上去倒是不少。粗略数下来,约有20多种。这些书大多装帧精致,印刷华美,有些书籍甚至还配上了光碟。可是,翻开书一看,年龄段基本局限在6岁之前,多数儿歌也都是好多年前创作的。

    其次是因为目前我国专门从事儿歌创作的专业人员基本没有。幼儿园的一些老师虽然能从事儿歌创作,可由于能力有限,写出的作品多少有些缺陷,或内容偏深,或脱离儿童生活等,优秀的儿歌作品十分缺乏。现在的孩子非常早熟,以前的儿歌过于浅显幼稚,不能满足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所以导致流行歌曲和灰色童谣的出现。

    一方面,孩子对儿歌的需求十分强烈;另一方面,我国儿歌的资源库十分贫瘠,于是便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现在,似乎越来越少听到孩子们传唱儿歌童谣了,更多地是听他们唱起《super star》和《两只蝴蝶》之类的成人歌曲。没有了儿歌,似乎童年也变了味道。在世界儿歌日来临之时,希望“还孩子一个儿歌的时代,重塑健康童年!”

    最初的纯真和温暖

    是什么曾经伴我们一天天长大?是什么打湿过我们闪亮的童心?是什么让我们拉起彼此的小手?是儿歌。也许,今天的孩子体会不到儿歌的魅力,相对他们这一代人来说,我们的童年很单纯,没有背不完的单词,没有一个接一个的竞赛,也没有层出不穷的流行歌,只有儿歌引领着我们,做最简单的游戏,过最快乐的童年。儿歌像慈祥的老祖母,带大了我们和我们的上几代人。可惜,现在的孩子却把儿歌丢在了风里。

    爱人和我是同龄人,都是上世纪60年代生人,那天,我问他,你最难忘的儿歌是什么?他说,是《找朋友》。我呢,最记忆犹新的儿歌是《丢手绢》。儿子则在一边大笑,说:“看你俩这点出息。”问他知道这两首儿歌吗?他说,不知道,我们崇尚的是周杰伦的《双节棍》。

    诚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环境和精神寄托,我们不能再过多地强求孩子什么,在他们的小肩膀上,已经扛上了许多我们家长的意志,我们惟独忘了我们的童年是那样的简单和快乐。那时,我们虽然物质上不太富裕,但自由啊,成天像鸟儿一样,在外面玩,还不是一个人玩,是小朋友们扎堆玩。我们玩的最多的游戏就是大家拉起手来,坐下围成一个圈,然后,有一个小朋友在圈外跑,大家一起唱着那首熟悉的儿歌“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她,快点、快点抓住她,快点、快点抓住她”。

    那时候,我胆小,最怕被抓住,因为抓住了就得站在圈子中间表演节目,我嗓子不好,不会唱歌,每次被逮住都是给大家讲故事,所以,我当学生时作文一直写得不错,也许是故事编多了,想象力就比较丰富,老讲老讲,慢慢地口才也锻炼好了。现在这样讲,未免有点生拉硬扯,儿子又该说我“脸大无极限,又在自己表扬自己”。其实,儿歌作为启蒙文化的一部分,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除非有特定事件给了你特别的记忆。

    爱人说他之所以对《找朋友》这首儿歌印象最深,是因为他在一次找朋友中,找到的不是好朋友,而是一个刚和他打过架的小朋友,但是先敬礼,后鞠躬,握握手后,俩人又说开了话,真的像儿歌里唱的那样,大家都是好朋友。爱人开玩笑地说,是这首儿歌大大地提高了他的思想觉悟,要不,从谈恋爱开始,每次我们俩人吵了架以后,都是他先找我说话。

    儿歌日对儿童教育的体会〗上级栏目〔

    心得体会范文

    分页: 1 2
    本文:儿歌日对儿童教育的体会
    地址:http://www.wanyebao.com/xindetihuifanwen/94271.html
    Sitemap: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