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工作是教师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教师经常性的工作。
学校组织“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很好。利用课余工夫我对学生进行了家访。通过沟通及时了解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连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通过家校力量的结合促进了学生的连续成长,改正缺点,不断进步。耐心倾听了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对以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下面我想谈谈对其中一名学生的家访体会。
学生情况:
唐德望同学,自进入五0四以来,学习虽不甚努力,但还跟得上,成绩一直居于中等。近期与同学经常发生矛盾,脾气不太好。
老师观察的现象:
自恃小智慧,上课不怎么听讲,作业多有不交或迟交现象。
与家长交流的结果:
回家要家长逼着写作业,工夫一般都用来看电视;学习根本提不起神。家长对他的教育一向比较溺爱,而且都忙于做自己的事,也没太多的工夫陪他,所以目前还没有什么好的措施。
初步的对策:
多关怀他,主要与他谈成绩退步的问题,家长多抽工夫与他多沟通、交流。号召全班同学关怀他、帮助他。
我虽然是504班的辅导老师,但我经常到班去,除思想上教育外,重点落实了以下几件事:1、在这一段工夫,家长回家检查作业,老师讲到哪里,作业必须做到哪里;2、在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课外书籍暂时停看;3、周一到周五不能看电视;4、周六周日作业都完成了之后再玩一小时其他的活动;5、为帮助他集中注意力,我叫班主任把他的位置由后排调至前排。
收到的效果:作业基本上能完成了,上课注意力提高了,能安静地听讲了,与以前相比已大有好转。
转变的契机:我问了一下他的语文和数学还有其他的文科老师,单元测试,他的成绩有所进步,这使他重拾信心,我特地到他班去表扬他,激发他进取心。目前,他虽然也经常犯点小错误,但可以说是有很大进步了。
教师感想:
学生有了思想变化总会在种种现象中表现出来,老师要善于观察,要注意与家长联系,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有个全面的把握,从而能对症下药。
老师要与家长密切配合,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果家长的教育方法出现偏差,老师应当指导他们适时调整。老师家访的目的是充分了解情况,最后在教育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老师要采取主动,给学生创造改变自己的有利条件,并能抓住契机,促成学生的转变。
总之,家访工作是我们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