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省高工委、省教育厅及学院党委的号召,我系“两访两创”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领导访问老师,老师们也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场合和我们同学们进行亲切交谈。密切干群、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校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月17日下午,我系教师对同学们做了亲切的访谈,我们提出了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疑惑,老师们也耐心的为我们做出了解答。我认为教育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影响和分享的一种活动,深入的交流和彼此了解更好地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专业课的设置及教学质量问题
在与导师李理老师进行了几次深入的交流之后,彼此渐渐熟悉,亦师亦友,让老师知道了我们学生要什么,老师要给我们什么,双向的交流有利于老师的思想更全面的向学生传达,另外在和老师的交流中她们给了我们许多人生启迪和宝贵的意见。
我们针对目前开设的专业课向老师提出了我们心中的疑问,包括我们为什么学新闻还要学文学,老师也耐心的为我们做出了解答,她说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知识面一定要广,文学功底一定要扎实,所以这门课一定要好好学,让我们更清楚的知道我们该怎么去学好这门课。同时,我们也向老师表明我们的想法,我们想要什么样的课堂、什么样的知识,老师就可以 “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了了教学互动性与灵活性。
我们学校的学习氛围还是比较好的,但相对于那些一本学校差距依然很大,我们应该继续发扬这次活动的精神,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制定出明确而清晰的奋斗目标,然后学生才能直面目标而奋斗。
二、怎么处理学习与学生活动的关系
我在学校积极参加演讲、征文比赛并获奖,参加各类社团和社会实践不断地充实锻炼自己。本年度担任新闻传播系分团委宣传部部长,负责系网站宣传稿的采写和各项活动的海报宣传,在系领导和分团委领导的带领下努力做好每项具体工作,我系刚刚成立,系里的各项工作刚刚步入正轨,宣传部得工作量比较大,我和辅导员苗老师的交流中问她怎么才能达到工作与学习的平衡。她告诉我如今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系里的工作的时候多带着大一的同学,工作多的时候就可以大家一起分担,这样就既不耽误学习,工作也不会打折扣。
三、个人未来职业方向定位
如今我们已经上大二了,也到了考虑未来职业方向的时候了,例如李理老师就提出了“三条道路”,一是科研方向(新闻学研究),二是实践方向(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三是走自己设计的特色道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自身条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做好了较正确的自我定位。
四、怎样践行实践
根据和老师一起讨论的结果,我们针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了不同的时间措施,科研方向的就应该多读专业著作,研究本专业的前世今生,关注新闻界的学术论文、最新观点,深入社会不断思考。实践方向的就应该多给自己争取实习的机会,纯理论的“纸上谈兵”不能满足我们现代大学生的学习需要,必须去做才能得到提高。
五、对本次“两访两创”活动的心得
其实本次的“两访两创”活动与我们系的“导师制”本质有高度的统一性,导师制的建立同样也能促进师生交流与沟通,所以我觉得本次活动的积极意义对我系而言会是长久的,我们会在导师制中将“两访两创”的精髓继续发扬下去。
学校一直提倡“人才强校”,其实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特色的一方面,只要能被发现并加以锻炼培养,一定会成为学校的人才,“两访两创”活动使老师充分了解学生,并发现学生最适合的发展方向,帮助我们更好的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让我们的奋斗的道路更加清晰,才能更加明确、目标更明确的去锻炼自己,其积极意义巨大。
当然,在本次访谈活动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问题,例如教学质量、学习氛围与武大、华科等学校性比差距还有多大,发现问题才能改进,我们也讨论了该如何改进,这才是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也将是我们的一次巨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