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社区一名青年志愿者,服务于黄岗东路社区。大家凭着一颗爱心走到一起,在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就应该站出来。2015年2月,我参加了“帮扶空巢老人”的公益活动。
迎着明媚的阳光,踏着热情的步伐,我们黄岗东路社区全体志愿者来到空巢老人家中,为他们送去我们的关怀。看着这些忙碌了一辈子的老人,在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还过着孤单无靠的生活,所有人都沉默了,我们真的很想为他们做一些事情。虽然不能每时每刻,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但至少在我们的空余时间让他们感到亲情的存在;感觉到子女的关怀。活动期间,我们帮助空巢老人打扫卫生,洗衣买菜,他们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害怕我们累着了,不让我们干太累的活,但是我们不做,他们又怎能做得了?
空巢老人的困难不仅在于生活上的孤单和经济上的拮据,也来自于心灵上,因为亲人陆续离开的恐惧感和目送亲人离去却无能为力的失落感,以及突然缺乏可交心的对象的空虚感,因此我认为与老人交流要坚持“积极引导,耐心聆听”的原则,积极主动的引导老人走入他感兴趣的话题,爱心的聆听他的语言。
一个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分别时,不管是我们社区的志愿者还是那些被我们帮助的老人们,双眼中都充满了不舍,幸而我们“帮扶空巢老人”活动是长期开展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全社区的志愿者还能长久的为他们送去关怀。
我发现志愿者所有的精神就是一种力量,就好像奥运火炬传递一样,在每个人手中传递,同时也能汇聚所有人的热情,共同促进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 今天,我来到社区张大爷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老人擦玻璃、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张大爷今年73岁,腿脚不灵便,生活比较困难。张大爷一见到我们志愿者既高兴又感动。我耐心的与他谈心沟通,宣传保健知识,并帮助老人做家务。临别时,张大爷满含热泪与我握手道别,并不顾腿脚不灵便,执意将我送到门外。
张大爷是位朴实的老人,日子过得挺困难,却有着最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能给予他的帮助实在是太微薄了,其实,老人们的要求很低,只要有人关心他们、听他们诉说,哪怕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一个理解的眼神,一句简单的问候,带给他们的却是我们无法体会的需要,特别是那些行动不便的人,他们的活动范围就只是在那个屋子里,当听到他们说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这么坐着,什么也做不了,那悲伤的语气令人心疼,我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安慰他们,只能用手心传递一点温暖,此时,虽然我们之间的语言不能相互沟通,但我们的到来让他感到无比的高兴,眼角里挂着开心的泪水。
我会把关爱孤寡老人的心意持续下去,将不断为这些孤寡老人送关怀、送温暖,要通过自己的行动,让老年人体会到社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