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xxx大学党组织:
每当我走进大学的图书馆,看到里面人们静静的读书,我的内心涌动着一种感动,读书可以让人更加的理智和睿智。我想我们学生的任务就是踏踏实实的多读书读好书,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然而,现在我国的国民读书情况并不乐观,这是一个值得我深入思考的问题。所以我今天的思想汇报就想以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思考的内容,希望能够得到党组织的指正。2014年公布的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图书阅读率已从1999年的60.4%下降至2007年的34%。2007年,我国人均购书量不足5本,且其中八成是课本教材。国人读书量的连年下滑已成不争的事实,但其背后的根本动因在哪里?万业宝网
网络阅读率的逐年攀升,否定了现代生活的紧张使民众“无暇阅读”的假定;新媒体的兴起对大众关注点的分散,以及出版物质量的良莠不齐亦只能是“外因”。www.WANYEBAo.com究其根本,或许仍在我们读书目的的扭曲——“功利性阅读”。万业宝网
早在上世纪初就有学者斥责功利性阅读,“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在功利心的主导下,读书并非因为“开卷有益”,而是汲汲于“经世致用”,为稻粱谋。如此,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读了书仍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及其家长转而投身“读书无用”的偏激思潮中似乎便不难理解了。万业宝网
与几十年前的“知识越多越反动”相比,如今生发的“新读书无用论”同样令人心生寒意。读书究竟有何用?“学而优则仕”是不少中国文人自古抱定的信念,读书不仅为“修身”、“齐家”,更为了“治国”、“平天下”。这种思想的产生与我国古代的文人治国理念紧密相关。科举制度在堕入八股沉疴之前,WANYEbao.com 的确起着鼓励人读书的重要作用,然而也给不少人的“读书”压上了功利的重担。万业宝网
受着“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鼓舞,我们的老师才会没收学生的“闲书”。相比于沉重的课业,我们倡导的读书是有界限的——仅限于教科书与教辅书。然而正是这种读书模式抹杀了人们真正的阅读兴趣,造就了功利性阅读与碎片化阅读。学生时代,我们从课本中读到的大部分是原著的片段一隅;而到了需要独立做学问、搞研究时,也只是习惯性地搜索出最为“切题”的碎片加以引用。如此循环往复,阅读只能沦为“谋利禄”的工具而失其真味。编辑推荐:http://www.WANYEBAo.com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富五车不是为了谈话时引经据典卖弄才学,也不是为了换得一纸文凭作利禄捷径,而是看重其对个人心灵的陶冶,如朱熹所说,万业宝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籍是一泓浸润人心的清泉,唯有潺潺不绝方能给人以精神的动力与养料,使人心胸豁达、目光高远,成为一个丰富的人。
剔除阅读背后的杂念,使读书成为一种心灵的需要、精神的渴求。五柳先生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行虽未至,心向往之。我想我首先就要能够静下心来,认真的读书与思考,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纯粹的党员。万业宝网
此致
敬礼!
汇报人:高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