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xxx大学党组织:
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已有一年的时间,随着经济的转型和教育的深化改革,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连续增多,存在着极大的供需矛盾。大学生,知识丰富、思想活跃,是青年的主力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大学生是一支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庞大队伍,2014年待就业的大学生达860多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将影响到祖国发展的未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对社会造成更加深刻的矛盾。下面我就将自己的认识汇报如下:
大学生就业,关键要靠自己,自身素质是就业的根本前提。没有过人的实力,道德品质不好,专业技能不高,吃苦耐劳的毅力和奉献精神缺乏,没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不管任何时候,都是不受用人单位喜欢的。因此,在校期间就需要明确职业目标,练好就业本领,提升综合素质,为充分就业、一次性就业打下坚实基础。但同时,我们也要正确看到教育机制、经济增长、资源配置等客观因素中存在的问题对就业造成的压力,尤其自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下滑,我国很多企业经营困难,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要如何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呢?笔者认为需要在国家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下,按照市场规律自发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采取多种措施,广开就业门路,转变就业观念,积极主动应对。
一、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实践证明,经济增长是促进就业的重要前提,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又是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但现目前,我国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不协调、低消费高投资、所有制结构不完善等经济结构问题,对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制约,造成经济增长与就业率失衡,更多的就业岗位得不到挖掘,更多的人才得不到使用。保增长,促就业,需要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一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比例失调,没有突出产业优势,更多岗位和人才得不到挖掘。需要根据地方实际积极调整,尤其要发展特色农业,优化第二产业,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二要加大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发挥区域优势,挖掘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方面的潜能,形成产业集群和特色发展,为就业创造更多的岗位。三要加快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在大力发展国有经济的同时,要激活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活力。四要以科技创新助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力,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培养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为目标,以应用研发为重点,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抓手,推动创新成果向企业集中、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通过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只有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才能更有效的优化和盘活存量资产,发挥资源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主要潜力在第三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第三产业就业的人数一直呈快速增长的趋势,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1978年的12.2%上升到2007年的32.4%。但与国外相比,这一比重还很低,发达国家一般在70%以上,印度、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也达到50%左右。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灵活、空间宽广,能容纳大量的劳动力,而且潜力巨大,就业弹性较强,效果最为明显,不论是经济快速增长期,还是在经济危机期,第三产业对就业的缓冲作用和容纳力都很大,是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理想之地。因此,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必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要加快发展就业弹性最高的传统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广阔路子。
三、加快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温家宝总理指出:解决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因为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达90%。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比较优势的原因,在目前以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小企业都是最具竞争力的一支经济力量,发展潜力较大,能够吸纳较多的剩余劳动力进行就业。但中小企业普遍自有资本少,经济实力较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尤其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小企业经营更加困难。因此,无论从增强经济活力还是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角度看,都有必要采取措施,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各地要根据发展的实际,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化解经营困境。要进一步引导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最大限度挖掘资源,最佳方式优化配置,尤其是人力资源的组合,要借鉴成功经验,加强改革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和产业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四、鼓励自主创业。自主创业,不仅能缓解巨大的就业压力,更是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就业趋势。自主创业,这是实现自我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子,也是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有效途径。自主创业,带来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财富增长,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每1人创业平均可带动3至5人就业。今后几年,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也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攻坚期,又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加速期,就业的压力非常大。鼓励自主创业,通过创业来促进就业,这是促进就业的一条主渠道,也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攻方向。但由于创业比较艰难,很多大学生敢想不敢为,各级部门需要采取措施,加大政策的扶持、引导力度,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比如,在证照办理、税收、贷款、户籍、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保障,在经验、管理方面给予帮助指导,积极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五、健全人才市场和规范就业渠道。目前,人才市场是大学生就业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就业的重要渠道。健全和完善人才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也是扩大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国大部分城市都设立了人才市场。尽管如此,还存在市场功能不健全、就业信息不灵活、市场诚信度不高、运行效率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大学生及时就业、高效就业带来了制约。为使大学生充分就业,各地要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人才需求相一致的人才市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功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运行效率,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同时,大学生就业应纳入学校责任范畴和发展规划,各大学校要建立就业服务站,加强与市场和各行政、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沟通,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平台,及时把大学毕业生输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