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村根据上级党委、政府创建“平安村”有关精神,按照年初制订的工作计划,结合本村实际。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合兴”的总体目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平安创建设保障,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措施。
强化社会公共安全监督管理,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稳定,实现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统一思想,形成创建共识。村党支部、村民委结合上级党委、政府平安创建工作有关精神,围绕创“平安合兴”建设这一主题,专题研究部署我村创建平安村工作,首先村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创建工作小组,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并落实工作责任制,分工负责。
同时利用一切宣传舆论工具包括《合兴简报》、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及时向群众做好宣传工作,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
(二)层层落实,明确创建职责。 平安创建开展以来,各项工作始终在村党支部、村民委的统一领导下,各条线协同配合。
首先村党支部、村民委把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确定“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
第二,落实平安创建工作责任制,村分解到村民小组,以村民小组长为村民组内第一责任人,形成条包块管,整体推进的创建机制,并将次项工作列入联络员年终考核。
第三,进一步量化、细化创建目标,根据条块结合的原则,分线制定与开展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意见,提高“平安合兴”创建的可操作性。并将这些目标要求分解到条线和全体联络员,确保条条有压力,块块有责任,上下有信心。
第四,加强监督,确定定时召开会议、重大问题及时召开会议的制度,我村每季召开讨论会议,要求及时汇报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三)有序推进,突出创建重点。平安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显著成绩。在这项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创建指标,排难点,查症结,找问题,抓落实,保证社会综合治理、企业安全生产、便民服务机制等重点工作的落实。
1、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1)强化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和矛盾调处工作。创建以来,本村开展了多次以反邪教警示教育为主题的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科学信仰教育,为反邪教特别是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筑起一道严密的防线。通过本村信息网络、定期开展不稳定因素大排查等渠道,形成矛盾纠纷及群体性事件预测预警机制,制定处置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对发生的因征地、老人赡养、邻里纠纷等事件都能及时妥善地做好处理。
(2)建立健全打击和防控机制。一是利用村信息网络,积极协助公安部门开展对“两抢一盗”。二是从五月份以来对全村外来人员、出租房进行排摸。三是深入开展“平安合兴”的创建,着重整治了本村的巡逻队伍,在群防群治中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3)健全特殊群体管理机制。一是加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禁毒知识宣传、青少年行为规范教育等活动,使青少年树立知法和守法意识。一是切实落实帮教网络、帮教措施,着力解决帮教人员的实际困难,把重新违法犯罪现象降到最低水平。二是加强对新嘉善人的管理。积极推动企业用工的规范化管理、本村农户出租房的管理,落实企业和房东的责任,有效掌握流动人口状况。并且,通过《合兴简报》、法律咨询等活动,加强对外来人员的法制教育,努力减少新嘉善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发生。 (4)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工作。根据本村的工作内容,开展丰富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一是积极组织暑期学生的法律知识培训。二是组织开展计生、婚姻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等讲座。三是利用《合兴简报》、标语、固定宣传栏,适时的开展了环境法、土地法、宪法等法律知识宣传教育。
2、加强社会公共安全管理,营造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1)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一是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大力开展安全生产、环保知识宣传,深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巡查,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认真落实对企业、出租房的整改措施。对存在隐患的出租房,村向房东做好思想工作自行整改。
(2)完善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是建立健全由9人组成的反应快速、运转高效的民兵应急小分队、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抓好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立传染病防治、食物中毒等的预警和长效机制。并投入大量资金,积极开展灭鼠、灭蟑、灭蝇等爱国卫生运动。三是完善台风、旱涝等自然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切实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3、加强为民服务机制建设,营造亲民的民主政治氛围
(1)着力解决问题,为群众谋取利益。一是健全为民服务机制,走村入户,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二是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扎实做好历史遗留问题老大难问题的解决工作。三是建立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制度,继续巩固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四是继续开展为民谋利的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活动,切实关心和保护低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的利益。
(2)依法治村,完善村各类规章制度。一是不断完善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和制定《村民公约》,充分做到办事明白,措施到位。二是健全和完善办事效力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并落实相应的整改措施。三是把维护本村社会稳定与开展“先锋工程”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正确处理各类矛盾与问题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