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旅游网站缺乏长期关注价格战打不响
5亿美元(约32亿元人民币)对于各大互联网企业而言,含义可能不尽相同,对于百度(微博)、腾讯之类的互联网巨擘而言,可能只算是一笔不伤筋骨的开销,但是对于大多数互联网企业而言,5亿美元(约32亿元人民币)足以影响其生死存亡。近日,国内的在线旅游网站携程宣布利用已获得的5亿美元(约32亿元人民币)的预算授权,进行为期一年的低价促销。
相对于六月份数额达过百亿人民币的电商促销大战而言,在线旅游网站的促销金额也许并不能吸引太多人的眼球,但是携程的大手笔“挑拨”却让这个垂直电商领域价格战进入了“一触即发”的境地。
32亿仅是“吓唬人”?
“携程2011年财报显示其营收为3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0.8亿元人民币。而如今携程投入32亿人民币进行低价促销,是否有可能?”在携程公布其“低价促销”计划后,不少细心的网友发现了其中的“奥妙”。雪球财经分析师吴桑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进行了解释:“携程此次投入的5亿美元预算授权额度,意思是携程的市场营销部门最多可以使用这么多资金,实际上携程用于价格战的资金可能不到5亿美元。”而据接近携程内部的人士也向南方日报记者坦言,作为上市企业的携程并不能随意地进行大规模的促销活动,这次5亿美元(约32亿元人民币)额度的促销决定更多的只是在态度和决心上的一种表现,“的确显得有点虚。”
相对于携程受限于上市企业的各种制约,例如去哪儿网和芒果网之类的未上市企业在这场价格战中似乎有更加灵活的优势。就在芒果网高调宣布投入8000万人民币现金补贴,启动“酒店狂欢节”后不久,去哪儿也宣布了最新的“烧钱”计划:将投资3000万美元(约1.92亿人民币)打造旅游智能化服务平台,并向所有旅游在线供应商免费开放其旅游服务平台,打造高服务品质的旅游搜索引擎。据去哪儿方面透露,3000万美元(约1.92亿人民币)将主要投入在智能化服务平台的开发以及优秀工程师的招聘方面。此外,去哪儿网还将在上海设立第二研发中心,聚焦于旅游服务平台的开发。
有在线旅游行业人士指出,有了六月电商价格促销的“前车之鉴”,在线旅游行业极有可能也会“照葫芦画瓢”来进行“价格战”吸引业界和消费者的眼球。
打不响的“价格战”?
“我们为此(促销)准备了8000万现金补贴,承诺一降到底”。芒果网酒店部总经理高戈曾经对芒果网促销的目标定义为“冲量,不惧亏损”。携程旅行网市场营销资深副总裁汤澜在抛出5亿美元(约32亿元人民币)的“吓人”预算授权后,也信心满满地认为“携程一直有非常好的财务表现和优秀的现金流,我们比竞争对手更有实力在价值战上赢得价格战。”
但是对于去哪儿网CEO庄辰超(微博)而言,他并不赞同“价格战”的说法:“这是旅游服务价格的理性回归。”
“在线旅游行业缺乏打价格战的必要条件和基因。”互联网观察人士杨富华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综合类百货电商不同,在线旅游行业的旅游产品,并非是消费者日常所必须的,也就缺乏了消费者的长期关注性。”杨富华认为旅游行业的特殊性制约了价格战的有效形成。“举个例子,如果你工作或者其他原因时间上实在安排不了,那就是一个旅游产品再便宜,对你而言也是没有吸引力的,而且诸如机票酒店这样的旅游产品,都存在无法退换的弊端,消费者在消费前都会认真地进行衡量,所以也制约了冲动消费者的人群的出现,这个和综合类的电商或者3C产品类的电商有本质的区别。”
互联网分析师杨群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则认为,“价格战”是在线旅游行业难以挑起的“重任”:“相对于传统领域的电商和3C领域的电商而言,在线旅游领域的上游行业存在着众多的壁垒,渠道环节并没有其他领域那样的通畅,也就局限了在线旅游行业在某种程度上对上游的议价能力并不是很突出。”杨群认为在“议价能力不强、消费者消费需求不直接”的情况下打价格战,在线旅游网站真的就是在做“赔本赚吆喝”而已。
〖
在线旅游网站缺乏长期关注价格战打不响〗发布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