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中国
  • 企业动态
  • 网络营销
  • 展会信息
  • 人物专访
  • 财经日历
  • 科技前沿
  • 健康知识
  • 我国每名领事官员需保护10万人

    日前,在与我国万里之遥的苏丹和埃及,连续发生两起中国工人遭劫持、扣留事件。截至2月6日,在埃及遭绑架的一批中国工人已经获释,但在苏丹被劫持的中国工人安全仍令国人担心。外交部网站6日晚发布消息称,中水电公司苏丹项目部遇袭事件中中弹失踪的1名中方员工已遇难,遗体已找到。

    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6日说,中方正通过各种渠道,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营救在苏丹被劫持的中国工人。他说,近日中方外交人员设法与被劫持人员通了电话,目前29名被劫持人员身体状况良好,情绪比较稳定。外交部领事司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有关部门处理各类领事保护案件约3万起。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海外公民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难题。领事保护是保障海外公民安全的核心。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目前中国的领事保护工作资源相对有限,人员配备严重不足。随着中国同国际联系的日益紧密,领保工作面临新挑战、愈发常态化。

    数据显示,我驻外使领馆中做领保工作的仅有600多人,按2010年出境6000万人次计算,每名领事官员一年要面向10万人提供可能需要的领事保护,而美国的比例是1∶5000,日本大约1∶1.2万。

    公民海外安全意识存在一些“软肋”,也是中国公民面临海外风险不断增加的原因。缺乏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是“走出去”的企业和公众必须消除的 “软肋”之一。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说,企业“走出去”,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都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安全评估,要充分考虑到一旦出事要付出的安全成本。需要消除的另一个“软肋”,是部分企业的海外经营管理模式。目前在海外发展的中国企业多是单打独斗,如果不同行业的中国企业形成一个整体走出去,就可以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也可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合力。

    [如何防止被袭]

    有时动用军队保护

    中国驻苏丹大使馆商务参赞郝宏社:相关中资企业应加强风险管理。首先应增强中国赴海外劳务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警惕性。其次要加大对这些劳务人员的安全投入。一方面要加大针对个人的安全投入,如缴纳保险金、提高工资待遇等。另一方面,还要加大针对工作单位的安全投入,如施工现场营地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包括修筑高墙和铁丝网、深挖防护沟、安装报警和监控设备及雇用安保人员等。

    中移动辛姆巴科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范云军:针对巴基斯坦的特殊情况,公司对中方员工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严格管理,如集中住宿、集体乘车、避免单独和在政治敏感期外出。另外,公司还在办公地点、生产厂房和基站雇用一定数量的当地保安。

    中石化江苏油田也门项目总经理黄立新:在与也门有关方面签署协议时,我们就要求对方提供足够的安保措施,有时甚至动用军队保护中方人员和财产安全,这在动荡时期起了很大作用。另外,中方人员外出时也都有安保人员随行。在生活和工作用品采购方面,我们也使用专业的供应商配送,以减少中方人员采购带来的安全风险。

    我国每名领事官员需保护10万人〗发布于〔

    行业中国

    分页: 1 2
    本文:我国每名领事官员需保护10万人
    地址:http://www.wanyebao.com/hangye/9786.html
    Sitemap: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