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中国
  • 企业动态
  • 网络营销
  • 展会信息
  • 人物专访
  • 财经日历
  • 科技前沿
  • 健康知识
  • 中国轮胎业产业政策无法落实生存艰难

    今年以来,天然橡胶价格呈阴跌走势,轮胎企业的效益却越来越差。业内人士解释,这是因为轮胎的价格同时也在下跌,只要有一家降价,其他企业必须得跟着降 价。原料涨的时候,谁先涨价谁先死;原料跌的时候,谁后降价谁倒霉。
        
          形成鲜明对比的情况是,跨国公司的轮胎产品在海 外市场轮番提价,同时加速扩充在中国的轮胎产能,抢占中国市场。据预测,继晋级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之后,中国有望在201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轮胎市场。
        
           业内分析指出,自去年《轮胎产业政策》实施以来,中国轮胎产业依旧在原先的轨道上行驶,产品质量、品牌、技术、工艺、市场结构、企业规模等几乎全面落 后于跨国公司,转型升级似乎停留于口号上。
        
          无奈的价格跟跌
        
          行业数据显示,今年 以来,国内天然橡胶价格呈高位震荡下跌的走势。一季度天然橡胶均价为3.7万元/吨;二季度均价为3.5-3.6万元/吨;三季度价格变化较大,前两个月 均价为3.4万元/吨,但是9月份以来迅速下跌,目前已跌至2.8万元/吨。
        
          国内轮胎企业的效益并没有因此转好。据 Wind数据统计,申万行业分类中的7家轮胎公司在剔除缺乏历史数据的赛轮股份后,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合计营业收入均环比增长,但是合计营业利润和合计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没有同步变化,增收不增利或者增收减利的情况较为普遍。
        
          在解释业绩下滑时,很多公司将原 料价格高位运行作为一条重要理由。结合同期的天然橡胶价格阴跌的走势看,这一解释并不能说得通,至少不够详尽。因为原料价格上涨之时,如果轮胎价格也跟着 涨,企业的效益未必会变差;原料价格下跌之时,如果轮胎价格未变,企业效益应当会变好。
        
          业内人士说,由于汽车销量增 速放缓,下游需求不旺,轮胎价格也挺不住,只能跟跌。轮胎降价是为了促销,只要一家公司的产品价格下降,其他公司的产品价格必须同时调整,否则意味着市场 份额的丢失。
        
          据了解,6月初,国内轮胎生产厂家曾开过一次会,一致约定坚持不降价。理由是前期原材料成本一直居高不 下,全行业都在亏损,原材料降价后产品价格稳定正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前期的亏损。
        
          不过,这一不成文的约定并未得 到有效执行。杭州中策橡胶率先降价,随后很多轮胎厂家陆续跟进。这波降价通过“返利”变相体现。轮胎厂商向经销商“返利”的幅度最小为5%-6%、最大的 为15%。9月份,天然橡胶价格暴跌,业内人士称,新一轮产品价格下调已经展开。
        
          除了产品价格随原料下跌导致轮胎企 业效益难以转好外,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有关人士还表示,一些轮胎企业年初看好天然橡胶价格走势,囤积了大量天然橡胶,而现在天然橡胶价格下跌,存货跌价带来 的资产减值损失使得轮胎企业面临更大的困难。

    中国轮胎业产业政策无法落实生存艰难〗发布于〔

    行业中国

    分页: 1 2
    本文:中国轮胎业产业政策无法落实生存艰难
    地址:http://www.wanyebao.com/hangye/3651.html
    Sitemap: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