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偿付能力现状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从概念上来讲就是偿还债务的能力,即抵御风险资产不利变动的能力,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概念上相一致。
影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有:
资本市场的变动,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效果较直接。市场转好时,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好,将提高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而市场低迷则对投资收益不利,造成偿付能力压力。
股东增资,以及其他渠道,比如发行次级债,增加附属资本。
内部因素:公司的盈利能力,通过盈利实现内部积累资本,如果公司盈利好则对外部资本需求少。而影响盈利的因素包括:盈利能力,产品结构,战略规划等。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现状:今年开始,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都要公开披露,每年披露一次,总体来看,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还很好,尤其是大公司。这主要是由于保险公司有能力去预测公司的偿付能力,并采取措施应对偿付能力问题,监管层也会去提示偿付能力压力大的公司采取措施。
但是,今年来资本市场持续低迷,连续创新低,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造成较大压力,但是并没有出现由于资本市场低迷而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的情形,行业的偿付能力状况还是比较乐观。
细分行业评级
中国人寿(601628) 增持
中国太保(601601) 增持
中国平安(601318) 增持
2. 偿付能力趋势
未来情况:偿付能力状况还是比较乐观。
公司层面:对资本市场波动状况有一定的准备和预期,并采取了一定的补充偿付能力的措施。目前保险公司都在不管是采取外部还是内部措施,来改善偿付能力以达到监管的要求。
改善偿付能力的具体措施包括:股东的增资;发行次级债;调整产品结构,不同的产品对准备金要求不同;调整投资资产结构;控制公司的内部费用。
值得一提的是,再保险是一个很重要的改善偿付能力的措施,通过再保险可以把责任和风险转嫁给再保险公司,快速解决资本需求,改善偿付鞥努力见效快,而商业银行没有这种方式。
目前来看,保险公司采取组合的手段来提高偿付能力,改善资本状况。
监管层:在不断的监测偿付能力,同时保险公司也在对自身的偿付能力进行预测,而且监管当局和保险公司对偿付能力的预测频率很高,能够及时提示偿付能力压力较大的公司改善偿付能力。
3 资本补充机制
资本补充机制一直是市场比较关注的热点,保险公司常见的资本补充机制包括外部和内部两种方式:
从外部来看,资本补充机制较单纯,主要包括:
股东增资(非上市公司更多采取这种方式),增发(上市公司更多采取这种方式,但目前由于审批较复杂而比较难操作);
发行次级债,这种资本补充方式比较快,只要通过监管层的批准就可以发行,但需要考虑市场流动性和市场容量问题,由于政策趋紧利率水平目前较高;
公司控制现金股利的分配,通过减少股利分配会直接增加资本金,但是股利分配需要通过由股东大会决议,决策过程较复杂。
而内部方式包括:盈利能力(降低费用);调整业务结构;调整产品结构;控制分支机构的铺设。
目前来看,分保是很有效的手段,减少资本需求,快速有效的资本补充手段。保险公司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来选择资本补充方式,这取决于公司的状况,战略考虑等。
监管政策还是坚持已有的监管政策和监管框架,监管政策目前没有大的改动,在既有的监管框架下进行监管。重点工作还是在于监测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和提示保险公司改善偿付能力。由于08年的监管措施已经做了很多的改善和改良,所以目前监管政策不会因市场变化而做出变动,短期来看是不会有大的变。监管层进行的压力测试结果还比较乐观,公司也进行了压力测试,各公司已经有经验和措施来应对偿付能力问题,从上市公司的公告可以看出已经采取措施。
最近出台的新次级债发行办法,一方面会加强对次级债的监管,明确一些要求;另一方面也会促进次级债的发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加次级债的流动,比如在交易所市场登记托管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