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汽车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汽车排气污染、噪声污染和二次扬尘污染等,其 中以排气污染最为严重。要解决汽车工业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必须要求政府、企业和公众三者紧密联合起来,以科学的发展观来共同倡导具有“责任意识、发展 意识和环保意识”的绿色汽车业,以推动汽车工业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二者的良性循环。
汽车与环保之间的矛盾日益 激化
我国的汽车工业正步入“高速增长快车道”。以民用车为例,1994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为900多万辆,到了 2003年民用汽车保有量为2400万辆,10年间私人汽车保有量增加了6倍。2003年上半年,汽车工业首次成为我国工业第五大支柱行业。而据统计,截 止到2008年上半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已达到6122万辆。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
随 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迅猛发展的势头必将继续保持。但与其不相适应的是,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诸如行驶排出的尾气、报废的旧车、不可再生及分解的材 料等等公害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汽车工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 汽车排放的废气污染最严重
汽车的废气是目前汽车工业发展带来公害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分。联合国环保组织的调查显示,目前城 市中的空气污染50%来自燃油汽车的废气排放,而汽车拥有量最集中的欧美国家的一些城市,空气污染源的60%来自汽车废气。据测定,汽油、柴油动力汽车排 放的废气中含有害物质达160多种,汽车废气污染严重威胁着环境发展和人类的健康与生存。
二、报废汽车及零部件破坏环境
采 用非环保工艺或零部件生产的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和报废后,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不可忽视。例如,轮胎、座椅、仪表盘等非金属产品和玻璃钢制品、蓄电池回收利用 不好,它们的存在对周围的环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三、汽车噪音污染
汽车数量的增多 以及制造工艺水平和维修保养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交通噪声污染。据统计,我国部分城市的交通噪声约占城市噪声的75%。
我 国陆续出台多项环保政策法规
近年来,国家政府认识到汽车行业的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开始逐步完善汽车环保政策法规、标 准及相关条例。首先,国家不断推出各种节能政策遏制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耗;其次,环保标准进一步完善;第三,利用税收政策及管理办法加以调节。总而言之,国 家的环保法规采取行政限制、经济杠杆、政策扶持等手段,鼓励低油耗、小排量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我国汽车保有量近年来迅 速增加,今年产销量更是有望突破1000万辆,汽车节油已成为节约能源的重要一环。2008年8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 通知》,从加快淘汰老旧汽车、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及新能源汽车、完善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加强运输节能管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五个方面发出号召。
继 9月汽车消费税调整方案确定实施后,一项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税收优惠政策正在酝酿中。此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启动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政策研究”项目,目 前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的征求意见工作已经结束。征求意见稿已经提交给国家发改委,如果不出意外将于今年出台。
此 外,财政部将研究制定《允许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金的节能减排设备目录》,允许企业将新购入的目录内的节能减排设备所含进项税金在其销项税金中抵扣。
与 此同时,“第三阶段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也在讨论修订中,据悉新标准对乘用车的燃油经济性的要求至少会比现有标准提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