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中国
  • 企业动态
  • 网络营销
  • 展会信息
  • 人物专访
  • 财经日历
  • 科技前沿
  • 健康知识
  • 互联网真能拯救世界吗?

    拯救世界之说或许是对《新数字时代》所提主张的一种夸大,但这种夸大并不过分。这本由谷歌(Google)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与该公司公司内部智库主管贾里德科恩合著的书,勾勒出了一幅大体乐观的图景,来说明为什么世界上的暴君应该会在无所不在的互联网接入面前颤抖。 如果说有一个信念贯穿本书,那么我们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一下:“一般而言,互联鼓励并推动了利他行为。”两位作者认为,人们大多是温和派,会拒绝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的极端主义:只需让这类人与其他像他们一样的人互联起来,世界就能变得更加美好。两位作者由此得出结论:“人们要想提高整个世界的生活质量,最佳方式就是促进互联与科技机遇。” 当把这个结论应用到复杂的国际事务时,它听起来可能显得有些幼稚。今年早些时候施密特访问朝鲜时,美国国务院无疑就是这么认为的。施密特说,他是去朝鲜解释对互联网敞开大门的重要性;美国国务院则认为,施密特无意之中为一个邪恶的政权提供了支持。 正如那次访问所展现的那样,施密特已把自己视为一位代表互联网的国际政治家。在本书中,他与科恩一起,通过总结阿拉伯民众起义和中国全面审查互联网等近期事件,预测了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将如何改变世界。科恩曾就职于美国国务院,负责处理社交媒体使用等问题。 本书以一个前提假定开篇,即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不久就将享有开放的在线交流并能够获取信息。那么,他们如何看待专制政权所能使用的两种主要工具(过滤网络内容、或彻底切断网络)? 两位作者承认,由于中国等国强行实施审查,互联网的虚拟全球公地正在迅速巴尔干化。但两人仍设法给出了一个积极的论调:他们相信,信息就像水一样,肯定会找到途径绕过拦在它面前的壁垒。 两位作者补充道,如果某些政权企图彻底切断网络、不让民众上网,其自身的地位就有可能不稳。2011年,埃及在政治动乱达到高峰时采取了这种做法,结果却适得其反,不仅“引爆了抗议运动”,还“把导致更多愤怒的人群走上街头”。 不过,即使这个论调是正确的,难道专制政府就不会把互联网转变成为其自身利益服务的工具吗?历史提供了足够多的类似情况可资借鉴:毕竟,纳粹就曾充分利用上了他们那个时代的信息技术,使用带有普查数据的穿孔卡打造出一套追踪识别犹太人的系统。 互联网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的架构是分散化的、天生具有匿名性,这使得它很难受到控制。此外,当其他一切措施失败以后,总是还存在着一个希望,即只有好人才有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如果独裁者想要打造一个处在监控之下的国家,他们就得付出高昂的代价——我们希望这种代价会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 然而,正如两位作者承认的那样,我们很快就将生活在一个无数信息被记录下来、任何信息都不会被删除的世界中。专制国家将“在锁定公民方面拥有危险的优势”。生活在这类地方的人们,不得不更加努力地争取自己的权利。不过,他们将可使用旨在“帮助捍卫处在数字压迫之下的公民”的“工具与软件”。 下面这句话总结了本书的乐观基调:“对于每个消极事物,都存在与之对应的反制措施,这类措施有潜力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当然,对谷歌而言,这是敏感的领域。谷歌已经握有其10多亿用户的海量数据。两位作者基本上避开了将如何使用这些数据的问题,不过他们预言,互联网用户将“发出比今天要响亮得多的声音”,要求政府采取行动、保护他们的隐私。 另一个风险是,互联网如果掌握在精明的政府手中,将沦为宣传工具。 总体而言,更大的透明度无疑是一个积极因素。两位作者写道:“面对大量新近变得消息灵通的听众,那些企图将有关宗教、文化、种族或任何其他事物的神话延续千秋万代的人,将很难确保其说辞一直有人相信。” 但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有效的互联网宣传就应当是专供好人使用的工具:在本书某些最具说服力的段落中,施密特与科恩描述了一件事,即政府利用其对互联网的掌控来骚扰受迫害的少数族群会如何变得更加容易——尽管两人辩称,更大的透明度降低了种族屠杀发生的可能性。 精通互联网的政府还将找到办法化解在互联网上涌现出的民众不满情绪,创造出“宣泄空间”来充当反对派的出气筒。这就引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在Facebook中长大的一代人是否会变得过于缺乏热情,以至于不会利用手中新获得的力量。阿拉伯民众起义表明答案并非如此。 不过,两位作者承认,尽管互联网曾对民众起义起到过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它(迄今)并未创造出持久的革命运动。 也许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这样的现实政治大师才能解释其原因所在。基辛格贬斥了网民的“疯狂共识”,他告诉两位作者:“非凡的领导力源自于人性,不会诞生于大众社交社区之中。”打造深厚的政治支持需要花费时间和付出努力。“很难想像戴高乐(de Gaulle)和丘吉尔(Churchill)之类的人会在Facebook的世界中受到欢迎。” 施密特和科恩正确的是,他们指出了像互联网这样无所不在的新沟通媒介所具有的破坏性效应——它或者解放民众,或者引发社会动荡,具体取决于你所持的立场。不过,政府试图控制虚拟世界的努力才刚刚开始。随着互联网的影响扩散到生活的更多方面,这些努力必然有增无减。至于最后结果如何,现在作出预判还为时太早。 本文作者是英国《金融时报》美国西海岸主编
    互联网真能拯救世界吗?〗发布于〔

    行业中国

    分页: 1 2
    本文:互联网真能拯救世界吗?
    地址:http://www.wanyebao.com/hangye/20225.html
    Sitemap: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