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走势新低跌出结构性机会
中国证券报: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12月召开,市场普遍预期2013年中国GDP增速目标或将设定为7.5%。明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总体方向会有什么变化?
汪涛:我们认为经济已从2012年四季度开始复苏,并且这一势头将延续到2013年,预计2013年GDP平均增速将从2012年的7.6%回升至8%。我们预计下列因素将帮助2013年经济增长回升:基建投资继续强劲增长、房地产建设活动温和复苏、出口企稳以及去库存结束。另外,我们预计2013年大部分时间制造业投资将维持较低增长。
我们认为政府首先要考虑确保经济持续复苏,同时避免再次引发房地产过热。由于经济增长势头已经在回升,我们认为只要经济不发生明显恶化,领导人换届后不会有新刺激措施出台。目前的“稳增长”政策(包括放松信贷条件以及增加基建投资)将在2013年继续贯彻实施。
汪建:刚刚结束的十八大报告中称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提出小康社会目标是2020年将实现GDP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据此推算,未来十年中国总体的实际GDP增长率仍将保持在7%的较高水平。从目前时点分析,明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方向将总体呈偏松状态,尤其是财政政策。
冬眠OR冬播
中国证券报:9、10月的经济数据初现经济企稳迹象,同时,A股估值已跌至12年来新低,经济、估值双底合一是否已夯实市场底部?市场近期连创新低,反弹何时来临?
汪建:我们认为,以目前上证指数2000点以下的位置而言,基本反映了未来一年对宏观经济的不利预期。近两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如PMI等早期指标均呈现走强特征,宏观经济的本轮调整逐步接近尾声。从估值而言,代表大型蓝筹股票的沪深300指数的各项估值指标都低于998点和1664点的水平,而中证500、中小板、创业板指数的各项估值指标较前述低点仍有20%以上的高估。总体而言,市场估值也趋于见底。随着下跌深度加大,反弹也可能越来越近。
唐永华:9月、10月CPI分别为1.9、1.7,延续回落趋势,而PPI同比降2.8%,15个月来首次回升,表明通胀已经不是问题,而工业生产活动逐步触底回稳。而经济数据的回稳未能扭转A股进一步探底的趋势,市场放量探出新低。显然,经济层面的矛盾和困境,并非短期经济数据和良好的愿景能够扭转的,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检验。接下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许会给低迷的市场带来一些亮点。
经济面的复杂,决定短期市场难有像样表现。虽然估值层面的分析已经跌至历史新低12倍左右,但从市净率来看,目前A股(沪市1.4倍、深市2.1倍)与国际成熟市场1倍左右的水平相比,仍然偏高,仍有进一步压缩的空间。其次,要区别来看,目前沪深300的动态市盈率在9.7左右,已经跌破历史的低点,但创业板、中小板个股估值仍然高高在上,市场结构性矛盾也抑制了大盘反弹需求。
因此,结合经济面和市场估值层面来看,市场的底部基础并不牢靠。而持续地量表明做空资金正在逐步萎缩,但市场反弹须待更多利好的数据、更多新增资金的入市,以及“改革红利”能否超预期等因素。
中国证券报:临近年底,一方面,资金面逐步趋紧制约市场反弹,另一方面,展望明年,在经济短周期见底预期下,春季攻势或可期待。年底市场投资者应该选择“冬眠”还是“冬播”?哪些品种目前已经具备介入价值?
汪建:市场越低,越是投资者特别是价值投资者的长期机会。投资者目前应该积极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提前预判业绩可能在未来大幅度改善的公司,这些公司在2013年会有非常显著的机会。
我们认为目前的机会存在于三个方面:一是估值极低的大蓝筹,这些公司增长稳定、业绩优良,但估值处于历史性底部,假以时日会有很好的回报;二是长期增长的行业,如医药、消费、环保、信息技术行业的优秀公司,它们可能穿越周期;三是明年经营业绩会出现反转的早周期类公司,它们的弹性比较大。
唐永华:在经济面不明朗,政策面仍在观望的环境下,股市年底回暖的概率仍然偏低。因此,对于多数散户投资来说“冬眠”不失为一个良好的策略,熊市中“现金为王”永远是硬道理。而对于资金雄厚的机构和有经验的投资者而言,市场的持续下跌也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选择价格低廉的优质股,因此,“冬播”不仅仅需要勇气,更需要专业分析能力。
后市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市场恐慌情绪下被错杀的成长股,这部分个股可能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另外一种是业绩逐步走出低谷的蓝筹股或周期股,如铁路基建等板块个股;第三种就是政策力度可能将进一步加大的行业,如节能环保领域的受益个股。
保持谨慎 波段操作
中国证券报:近期,铁道部对地方铁路的控股权放松,使得地方政府修建地方铁路的热情空前高涨。铁路基建行业能否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哪些细分行业值得看好?
汪建: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每一次制度红利的释放都在产业层面出现了巨大机会。从目前看,能源、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金融这几个大行业都将持续出现制度红利的释放。铁路基建确实有可能迎来发展的机会。在这个背景下,铁路基建的许多细分行业都存在机遇。
唐永华:今年以来关于放松铁路基建投资的利好不断,显然,在政府的基建投资方面,高铁、地铁、城际轨道等工程仍然是既能惠及民生又能拉动GDP的不二选择。但经过前几年的高歌猛进和甬温事件后,政府投资高铁变得更加稳健和相对谨慎。
因此,铁路基建行业目前是处在投资回升的阶段,同比2010年之前的规模会有明显的瘦身,而地铁和城际轨道工程方面相关的上市预计将明显受益。如时代新材、中国南车、北车等铁路基建上市公司有望先期受益。
中国证券报:塑化剂事件使得酿酒股近期全线重挫,不过一轮快速杀跌之后,部分一线白酒股已经率先止跌企稳。本次塑化剂事件的利空冲击是否已经完全释放?由于业绩增长较为确定,调整后的白酒股是否已重新具备吸引力?
汪建:我们认为,塑化剂事件在国内食品饮料行业是史无先例的,对消费者信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经济比较低迷的阶段,相关上市公司邻近两个季度的业绩可能受到负面影响,但长期影响有限。考虑到目前食品饮料行业的整体估值已经比较合理,较为充分地反映了这一冲击,我们认为,主流上市公司目前仍具有一定的长期吸引力。
中国证券报:近期市场如何操作?看好哪些品种?
唐永华:市场跌破2000点后,中小板、创业板和强势股的回调加速了大盘探底的节奏,而高估值品种和强势股的回调为后市反弹预留了空间和更多可选择的品种。在年底资金面紧张的局面下,建议总体保持谨慎,对于后期中小盘个股的超跌反弹宜采取波段操作手法。关注业绩将明显回升的周期板块,如基建、水利环保和农业板块中的个股机会。
备受瞩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本月召开,2013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将如何定调?四大股指迭创新低,市场底在何方?本期财经圆桌邀请瑞银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安信基金副总经理汪建和国信证券高级投顾唐永华三位嘉宾,就此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