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分析逻辑:规模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在我们的策略报告中,曾不止一次的展示下图,这正是我们研究证券行业的关键逻辑所在。
中期策略,我们曾以《拐点》为题,目前拐点已致,且中信、海通等大券商已完成创新业务布局,进入拐点右侧。我们认为,当即将公布的上市券商 9月财务数据及三季报使上市券商业绩达到低点之时,正是配置的时机。
鉴于券商股表现与大盘同步的特性,在目前大盘方向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券商股的绝对收益尚难确定,但跑赢大盘,收获相对收益,是大概率的。
2.行业表现:相对正收益
截止三季度末,大盘日均股基交易额 1,911 亿元,较上年减少 16%。9月份日均交易额更仅为 1,080 亿元,环比下滑 33%。前三季度,股票承销规模为 4,330 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 65%,同比减少 21%;企业债券发行 3,032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 71.4%,同比减少 27%。
8 月份上市券商财务数据创财务数据开始公告以来的低点,两家券商营业收入出现负值,四家券商净利润亏损。参考 9月份,市场交易量环比下滑 33%、股票债券发行与与上期基本持平以及沪深 300指数大幅下跌(-15.2%)等因素判断,财务数据继续恶化几无悬念,亏损面将进一步扩大。
然而在这样低迷的业绩之下,券商股自 8月中旬以来持续跑赢大盘,实现相对收益,9 月份相对超额收益到达 4.98% 。对此,我们认为是市场反弹预期及创新松绑预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可以从创新弹性和市场弹性两个方面理解。
3. 创新弹性:政策性利好+实质性利好
目前证券公司创新业务的发展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
(1)政策松绑力度加大, “加强监管、放松管制” ,其标志是直投业务常规化、以及融资融券常规化和即将出台的转融通政策。同时,牌照审批速度明显加快;
(2)差异明显,大券商已率先规模化。优质证券公司的新业务已经全面铺开,并开始进入规模化发展的阶段。
虽然证券公司创新业务多种多样,但就四季度而言,融资融券及转融通无疑是券商板块最为重要、直接的刺激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