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运营商部署新能源基站面临多个挑战
对于运营商和设备商来说,绿色基站是涉及到设备节能、新能源利用、精细化网络覆盖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其中,新型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基站供电能源的替代能源,能大幅度节省电耗且应用技术成熟,已得到各地运营的重视。
近日,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移动2012 年年初进行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集中采购结果即将公布,而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也在加大新能源供电设备采购力度。目前,中国通信行业已经构建风、光等新能源供电基站万余座,仅中国移动就建设了9000余座。但是,有人认为国内新能源供电基站面临多个挑战,如市场饱和、价格增加等,发展前景不明。
运营商积极部署新能源基站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今年三大运营商都把新能源通信基站建设纳入了集中采购的名录中,并有计划地实施。就需求而言,中国移动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并于2012年年初进行了中国移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集中采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不断的加强在新能源通信基站建设步伐,逐步完成新能源通信基站的布局。
据中国移动计划部一位人士介绍,中国移动自然能源的应用比例已经超过了沃达丰的应用比例,并在青藏高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基站群。截至 2011年底,中国移动累计建设超过8970座新能源基站。其中,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累计建设2000多座太阳能源基站,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基站群。
中国电信节能减排处相关人士表示,中国电信一直在积极探索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在风光资源丰富的地区推广应用绿色新能源,如西藏公司使用风光互补新能源基站数量约1000个,占西藏总基站数的80%以上。
目前,中国联通也在全国因地制宜地逐步推广新能源应用和节能减排措施,扩大节能减排工作成果。如云南联通利用云南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的特点,积极开展新能源应用,在楚雄、玉溪、普洱、红河分公司实施太阳能/市电互补供电系统工程;在大理分公司进行基站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的试点工作;在迪庆、大理、红河分公司开展光/油、风/光/油供电系统的试验,为新能源应用和节能减排工作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及数据。
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
然而,有人士认为运营商已在西藏等条件艰苦地区部署了许多新能源基站,风光资源贫乏的地区用户对风电互补供电基站的可靠性存在担忧,所以其市场需求将逐渐降低,呈现饱和趋势。湖南移动刘姓人士告诉记者,湖南移动试点了十几个新能源供电基站,由于风光资源限制,节能效果并不明显,所以一直未能如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地区一样大规模应用。
“从全局的形式来看,新能源通信基站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发展的空间很大。”专业风光供电基站设备提供商上海致远副总经理谭明铭表示,截止2011年底,中国移动通信基站数量已经达到26万个,预计到2012年底,中国移动将建成30万个通信基站,就目前移动通信基站的总量来看,新能源通信基站所占的比例仅占到通信基站总量的3%,总体容量还比较小。
谭明铭以部署新能源基站最多的西藏为例,西藏一些重点城市目前已经部署了很多新能源通信基站,不过西藏地区区域广阔,一些偏远地区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再加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在西藏地区加快市场布局步伐,西藏地区新能源通信基站的需求仍然很大。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一直非常重视新能源基站。不过相比中国移动,建设规模并不是很大。江苏邮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咨询师巴均鸿表示,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看,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最先关注投资回收周期短的节能措施,如新风系统、电池恒温柜等,新能源供电基站设备价格稍高,投资回报周期太长,所以关注度相对少一些。目前新疆、西藏、内蒙等边远艰苦地区以及沿海岛屿,电网无法覆盖到,未来实现通信基站供电,不得不使用新能源供电基站。
据谭明铭介绍,由于前期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市场份额与中国移动的差距较大,因此,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市场的扩容上面,近几年随着3G业务的不断发展,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3G业务方面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开始重视新能源基站的建设,并不断的加大在新能源通信基站的投入,未来前景看好。
未来面临大机遇
“通信基站的小型化、集中化、低功耗对新能源基站来说是机会。”对于未来新能源供电基站市场的机会,谭明铭指出如果新能源所提供的电力能够完全满足通信设备使用,那么就不需要其他化石能源供电,这将对中国通信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几年人力和原材料成本一直在上涨,对于新能源基站的价格逐渐增加对市场扩张带来的影响,谭明铭介绍,随着人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上升,新能源设备的价格也有所增加,上海致远根据市场需求,逐步优化新能源设备的系统配置,使得新能源成套设备系统化、集成化、标准化,在提升供电效率、延长使用寿命的同时,大大降低成本。
〖
国内运营商部署新能源基站面临多个挑战〗发布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