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超市临期食品专柜将强制推行
汉阳7大超市首设临期食品专柜,不料遭遇“叫好不叫座”尴尬局面。昨日,市工商局专门总结教训,表示将在全市所有超市强制推行临期食品专柜,确保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现状:临期食品专柜悄然被撤
去年8月12日,汉阳工商分局在辖区家乐福、沃尔玛、中百仓储等7家大型超市尝试设立临期食品专柜,明确界定保质期为6个月以上的预包装食品,保质剩余时间少于20%,必须进入专柜销售。
就在社会各界普遍叫好时,临期食品专柜悄然被撤,仅沃尔玛专柜尚存,令汉阳工商部门尴尬。
前不久,国家工商总局发布通知,要求食品经营者自查自纠食品包装、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关食品储存条件等,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也就是临期食品,要在经营场所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
难题:商家消费者均不“买账”
昨日,汉阳工商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临期食品专柜尴尬局面是由多方造成的。首先,超市设立临期食品专柜需指定专人清点、记录和核对,即使减价处理,也要报送总部批准,之后新建计价系统和制作新条码,环节繁琐,觉得不划算。
目前,一些超市与供货商大都签有协议,临期食品要么提前促销,要么退还给厂家消化,导致专柜中很少有临期食品,消费者不感兴趣。
此外,消费者对临期食品也存在认识误区,将临期食品与“问题食品”画等号,不愿购买。商家担心因此影响其客源。
出路:扩大临期范围强制推行
汉阳工商部门介绍,此前划定的临期食品,是保质期剩余时间低于20%的预包装食品。范围划定太小,是试点失败的主要原因。为此,已调整临期食品的期限和范围:
保质期小于6个月的预包装食品都可以按临期食品上柜促销;按天计算保质期的散装食品,最后两天为临期食品;保质期低于两天或按小时计算保质期的散装食品,最后两小时为临期食品。
对于捆绑促销的预包装食品,保质期低于1个月的,必须加贴红色临期标签,提醒消费者购买后尽快食用。
据介绍,今年6月底前,市工商局将在全市大型超市推广临期食品专柜,并带有强制性,未设立专柜的超市中若发现过期食品,工商执法人员将以上限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