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中国
  • 企业动态
  • 网络营销
  • 展会信息
  • 人物专访
  • 财经日历
  • 科技前沿
  • 健康知识
  • 发展教育需考虑人力资源结构转型

    全国政协定于3月6日15时在人民大会堂一楼新闻发布厅举行主题为“稳中求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记者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许善达、陈锡文、马秀红、杨凯生、任洪斌围绕经济发展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以下是部分实录:

    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手机报、股市网记者:

    想请问厉委员,今年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明确了这一点。但问题是4%只是全国的平均水平,只是财政投入民间投入水平很低不到1%,您认为怎么样在机制体制上鼓励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到我们的教育事业?谢谢。

    厉以宁:

    在20多年前,1986年的时候,我主持的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合理比例研究报告中就提出了要占4%,可那时候实际上只占3%多一点,后来退到2.8%了,后来才慢慢上去。所以经过这么长时间能够正式被国家确定下来这个数字还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自己的感受。第二,要办学的话必须要多渠道筹资,国家的收入、财政的收入毕竟是有限的,我们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包括职业技术教育,也包括高等教育,还包括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如果能够办有什么不好呢?这方面我认为国家有条一的标准这样就行了,教学达到一定的质量就行了。另外,中国当前应该说低素质的劳动力时代已经过去了,技工时代刚刚开始,中国现在有大量的属于人力资源调整方面的问题,全世界来看中国的人力资源量是最多的,但人力资源的结构怎么样?远远不行。

    厉以宁:

    我们举一个例子,1840年中国和英国发生了鸦片战争,当时中国人力资源的数量比英国多多了,可是中国的人力资源结构不行,英国1770年工业革命开始后到那时已经70年了,小学普及了,中学大量建立,兴办了很多高等学校,而且他那时候每年培养出大量的科技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医生、工程师、金融管理人员等等,中国呢?中国当时农民绝大多数都是文盲,妇女绝大多数都是文盲,少数读书人读的都是四书五经,为了考科举,有几个人懂近代的科学技术,有几个人懂近代的科技管理和近代的金融呢?所以我们今天来讲这个问题,一定要注意我们的转型中包括了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教育问题一定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考虑。

    发展教育需考虑人力资源结构转型〗发布于〔

    行业中国

    分页: 1 2
    本文:发展教育需考虑人力资源结构转型
    地址:http://www.wanyebao.com/hangye/11568.html
    Sitemap: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