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对重庆户改是否有推广意义作出回应。他说,任何城市都应结合本地实际推动户籍改革,“不存在一刀切”,但总的精神是一致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一年时间322万农民工转户
截至去年底,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重庆已有322万农民工转户当上了城里人,这被评论称为一场“风平浪静”的运动。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2010年8月,重庆推出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意见》,这被称为“迈出了破冰的一步”,改革重点是农民工转户。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符合农民工的利益,符合城市化的要求,一年多时间转了322万农民工户籍。”黄奇帆昨日说。
“300多万人转得高高兴兴”
但是,大批农民工转向城市,必然引来是“资源”还是“包袱”的争议,而且数百万农民工转户之后,医疗、教育等保障问题如何解决,“大城市病”如何避免,也成为改革难题。黄奇帆说,户籍改革之初,已经“考虑了城市的承载能力,(转户农民工在)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分布,300多万人转得高高兴兴。”
另外,他说,在户籍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农民工的户籍入门的门槛、条件,也注意了城市的承载能力,还注意到了整个的农民工进城后的就业分布,以及各种市民待遇的条件。黄奇帆对户改的评价是:“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