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xx年中华慈善总会工作总结报告
20xx年中华慈善总会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下,始终恪守“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的宗旨,以迅疾的反应力、高效的执行力和强大的公信力,在各方面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筹募水平逐步提高,筹募总额创历史新高
刚刚过去的20xx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种种考验,中华慈善总会在全力做好各项救灾工作的同时,不断拓展慈善项目,以项目吸引资源,并积极推进慈善冠名基金建设,筹募水平逐步提高。2014年全年,中华慈善总会募集款物(包括日常捐款和救灾募捐)折合人民币共计40.87亿元,其中资金12.53亿元,各类慈善物资折合人民币28.33亿元,创造了总会年度筹募总额的历史新高。
紧急救灾成为全年工作重点。20xx年各类自然灾害频发,中华慈善总会在灾难面前配合政府担当起民间救援的重任。在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后,中华慈善总会启动“抗冰雪,献真情”行动,为南方受灾地区筹集款物八千九百多万元。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华慈善总会在中央授权下于第一时间启动“万众一心,抗震救灾”救援行动,同时号召各级慈善组织积极行动起来,与中华慈善总会一起,共同做好捐赠筹募工作。面对严酷的地震灾情,中华慈善总会本着“急灾区人民之所急,筹灾区人民之所需”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形式在各种臣者援助计划”,共计划发放价值5000万治疗白血病的药品,接受援助患者达49人次。与上海罗氏制药开展“特罗凯慈善赠药项目”,全年共发放药品592盒,价值1094万余元,领药人数为592人次。
扶贫项目深入开展。为缓解困难群众过冬问题,河北新华鑫锅炉公司向困难群众发放采暖炉,总价值160万元。在联合团体会员开展的一年一度的“慈善情暖万家”活动中,中华慈善总会拨付3000条毛毯和100万慰问金,并组成慰问团,分别赴湖北、辽宁、河北、京津地区进行走访慰问。中华慈善总会和各地团体会员联合组织的这次活动使近百万人次的困难群众得到援助,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2014年与LDS慈善协会在贵州的铜仁地区、辽宁的阜新县、朝阳县、内蒙古的赤峰、陕西西安和重庆6个地区开展饮水工程,项目资金达254万余元。
扶老助孤项目继续推进。20xx年,中华慈善总会“慈爱孤儿工程”在全国(除甘肃外)的所有省份共捐建电脑“慈善爱心电脑教室”142个,每个教室统一配置18台电脑,18套电脑桌椅。从近一年的实施情况来看,该项目得到了受助福利院和贫困地区学校师生的欢迎,并逐步形成了总会成熟的、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助对象主要是患各类癌症、尿毒症、白血病、器官移植等重大疾病导致医疗支出巨大、负债累累的贫困家庭。由于县慈善总会成立较晚,近一年时间已收到近百封求助申请,经过会长办公会研究,一致认为要不失时机的对这些困难家庭给以救助,帮他们度过难关。通过认真调查核实,在同县医保中心和有关乡镇结合的基础上,严格按会长办公会制定的补助原则,确定了救助名单。7月27日,县慈善总会在县民政局会议室召开救助金发放仪式,对95名大病、重病特困家庭进行救助,共发放救助金15.2万元。慈善助医为困难群众的身体健康送去了福音,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维护社会稳 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2)开展“千秋助学”活动。解决好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关系到一代人的成长,牵动着千家万户。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农民家庭、城镇特困职工、残疾人家庭、低保户家庭子女、因重病等各种天灾人祸导致家庭贫困出现上学困难问题。为确杯过个人申请、摸底调查、审核和公示,会长办公会研究,确救资助对象50名,每人救助1000元,并于入学前举行了助学金发放仪式,共发放救助金5万元。
(3)开展“金秋助老”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重阳节”来临之际,清丰县慈善总会对102名困难老人进行了慰问。 9月30日上午,清丰县人大主任、慈善总会第一副会长杨相俊、县委宣传部长、慈善总会副会长孔伟,县人大副主任、县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张聚红,县政府副县长戚世杰等领导来到清丰县康复中心,对在这里进行康复医疗的16位老人进行慰问,每人发放了200元慰问金。县慈善总会领导还分别同17个乡镇领导入村入户对其他老人进行了慰问,这次慰问共支出慰问金20400元。当这些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们接到慰问金时,心里都十分感动。
4、强化宣传 营造慈善氛围
一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慈善总会成立后,我们注重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慈善宣传活动。通过总会成立、一日捐活动和各类救助活动,利用清丰电台、电视台、清丰网等大力宣传中央省市慈善工作文件精神和有关法律法规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宣传开展慈善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还利用濮阳网、市慈善总会网站发布信息,进一步扩大了慈善的社会影响,提高了慈善总会的吸引力与感召力,使越来越多的群众认知、认同、认可慈善事业的社会作用。二是树立先进典型。评出 个慈善工作先进单位、15名慈善先进工个人,在慈善大会上给予表彰。三是建立慈善网站。发布各类稿件近百篇,照片20余张,四是开通慈善微博,取名“顿丘慈善”,发布各类微博信息45条。
5、规范管理 加强自身建设
慈善总会成立后,我们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推动慈善工作的基础来抓,切实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一是抓思想作风建设。总会成立后,我们十分注重抓好总会人员的理论和业务学习。三次组织学习了中央省市有关慈善工作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和慈善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学习,积极树立为民解难、为政府分忧的观念,坚持以公仆之心对自己,以敬业之心对工作,以奉献之心对社会、以真诚之心对他人的为人准则,以“诚”字取信于社会。二是抓制度建设。慈善总会成立以来,逐步完善了学习制度、会议制度、慈善资金审批制度和信息公开等制度,使慈善工作逐步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三是推进慈善信息公开,积极打造阳光慈善。今年对“慈善一日捐”募集的资金和三次救助活动发放的资金都在总会网站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切实保障公众知情权,用“透明”和“阳光”赢得公众信任。
二、几点体会:
我县慈善总会成立虽然较晚,但经过积极努力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实践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必须争取各级领的导重视和支持
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心,是发展我县慈善事业的重要因素。在县慈善总会筹备期间,我们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对慈善工作的支持。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并选派得力领导参与慈善工作。成立大会召开时,县委书记吴新普等党政领导亲自参加,省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杨得恭、市慈善总会会长徐教科等领导专程到会并讲话,县委办、政府办、组织、宣传、财政、广电等部门都在不同方面对慈善事业给予了大力支持。慈善总会成立后,县财政专门对慈善总会经费做出预算,并拨出10万元开办经费,为开展慈善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
2、必须围绕救助困难群众选好慈善项目
慈善组织的宗旨是“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帮助社会上不幸的个人和困难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工作”。根据目前社会正处在经济转型、体制转轨的社会变革发展阶段,部分群众由于种种原因成为弱势群体,面临困境。慈善组织只有根据不同类型弱势群体的具体需求谋划、安排出切合实际的慈善项目,才能使受助人群摆脱困境,也才能增加慈善事业的感召力和生命力。县慈善总会成立后,正是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经过深入部分乡镇和边远村调研,从困难群众需求出发,量力而行的开展了慈善助医、助学、助老活动。
3、必须积极规范慈善行为,增加慈善工作透明度
县慈善总会成立后,十分重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尤其是在接受捐款和发放救助金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严肃财务制度,严格照章办事;二是坚持自愿捐赠,不搞任何形式的摊派;三是严格区分善款和管理经费,保证资金使用合法合规;四是坚持慈善资金公开发放,并及时在总会网站上公示;五是定期召开会议报告财务收支情况,保证了慈善款项合理合法使用。
我县的慈善事业虽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也存在尚不完全适应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需求的问题,主要是:募集资金的能力有待提高;慈善宣传形式还不够灵活多样;组织网络建设有待进一步构建,自身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篇五:德化县20xx年慈善总会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关心和全县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参与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遵循 “党委领导、政府推动、法律规范、政策引导、民众参与、慈善组织实施”的慈善工作方针,围绕“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的宗旨,遵照总会《章程》,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善款筹募。以项目为载体,以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为服务对象,加大慈善救助力度,发挥了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4年共募集善款693万元,发出善款526万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5700多人。现将今年慈善工作总结如下:
20xx年主要工作
一、创新劝募方式,拓宽资金募集渠道
为了进一步壮大慈善资金,提高慈善救助能力,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开展了“爱我德化,慈善一日捐”、及其它资金募集活动,一年来,多方募集善款693万元,主要做法是:
(一)作好“爱我德化,慈善一日捐”募捐活动。“慈善一日捐”是我县募集善款的主要活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两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2014年“爱我德化,慈善一日捐”活动的通知》,县委吴书记、县政府欧阳县长多次询问“慈善一日捐”活动进展情况,县委吴书记还作了重要批示:“爱心、善心,也是责任心的一种表现,请再次作好宣传发动工作,党员领导干部带头,适时进行通报,将小爱汇成大爱,争取为困难群众多办实事好事”。各单位的领导班子把“慈善一日捐”活动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率先垂范,带头捐款,广大干部职工慷慨解囊。社会各界人士奉献爱心,本次活动有13268人积极参与,共募集善款109万元。
(二)以项目为推力,多方筹措慈善资金。我们通过走访企业,向企业家通报介绍我县慈善总会成立几年来的慈善资金运作情况和新一年的工作设想。通过广泛的宣传、沟通,许多企业家积极响应,踊跃加入慈善募捐行列。今年来,通过以救助项目为推力,开展助学、助医、助老、助困等捐资活动,泉州龙鹏集团公司捐赠55万元用于三个高中校助教助学金,捐100万元用于建设宝美老年人活动中心,佳美集团捐赠55万元用于助老、助学、助困资金,鑫阳矿业公司捐30万元用于助学、助医、公路建设,双旗山金矿捐25万元用于助学、助老、公路建设,苏州铂汉塑胶五金公司捐20万元、重庆铂汉塑胶有限公司捐10万元用于资助美湖上沶村公路建设;德化县函宇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捐15万元、德化县泰坤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捐15万元、厦门吉比特软件公司捐15万元、厦门倍思达公司捐5万元四个单位共为葛坑慈善分会成立捐资50万元;泉州冠益房地产开发公司杨志洪认捐10万元与10名大学生结对助学,今年已发出助学金4万元;全县共募捐善款515万元。
(三)是开展特定项目的救助基金募集活动,通过与县交警等有关单位沟通建立单项救助基金,现已有县交警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尚思小学“普贤杯”助教助学基金,县实验小学“关爱基金”。共募集善款69万元。
二、做好品牌项目,提高慈善救助成效
慈善救助是总会主要的工作,年初召开常务理事会并多次召开会长办公会议,研究制定年度救助计划,认真做好收支预算,确定各项救助资金使用比例和重点。遵循慈善总会章程,积极开展“助困、助学、助医、助残、助老”等各种慈善救助和冠名基金公益事业建设活动,发挥慈善总会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补充作用。今年来,总会及各冠名基金单位开展各种救助活动,共发放各类善款526万元,有5700多人得到受益。
(一)开展慈善助困活动:总会开展特殊困难家庭救助活动和元旦、春节期间各冠名基金单位及总会开展了“慈善情.暖万家”助困活动,慰问贫困人员283人(户),发出慰问金13.2万元;总会开展对因病、因灾导致家庭困难的38户特困户进行救助,共发放救助金8.05万元;全年共发放助困救助金21.25万元。联合永辉超市对城市居民(龙浔、浔中两镇)低保和“五保”户,发放慈善爱心购物卡共100户,每户1000元,发放金额10万元。
(二)开展慈善助教助学活动:为确保我县品学兼优的贫困高中生和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共资助贫困高中生500名、贫困大学生256名,还为部分学校添置教学设施和活动器材共发放助学资金152.7万元。
(三)开展慈善助医活动:对因患重病导致经济困难的家庭给予及时救助,共救助患有癌症、白血病、尿毒症等重症特困病人340人,救助金48.74万元。鑫阳矿业公司还为2684名村民缴交新农合,共发放助医补助金64.8万元。
(四)开展慈善助老活动:为丰富农村老年人文娱生活,为农村老人活动中心建设和添置活动器材及春节期间走访慰问敬老院老人等,发放金额108.2万元。
(五)协助具备成立慈善分会的葛坑镇成立葛坑慈善分会,县慈善总会拨付1万元作为慈善分会的启动基金。
(六)扶持农村低保家庭安居工程36户,发放补助金54万元。
(七)支持乡村公路建设,发放补助金42万元。
三、加强总会组织建设,提高慈善公信力
(一)在宣传工作上,把宣传工作贯穿于慈善活动的全过程,充分运用各种宣传载体,进一步弘扬慈善文化,突出宣传慈善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还进一步完善德化县慈善总会网站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宣传,扩大慈善工作的社会影响,提高慈善事业的吸引力与感召力。
(二)逐步建立农村慈善网络组织建设,为进一步整合社会慈善资源,加快基层慈善事业的发展,更好地开展慈善资金的募集和为农村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在葛坑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通过多方工作,我县第一个基层慈善网络“葛坑慈善分会”成立,为我县今后开展基层网络建设开个好头。
(三)在慈善资金使用上,严格依照《德化县慈善资金管理办法》和《德化县慈善总会冠名慈善基金管理使用办法》办事。按照民主公开的原则,对救助对象、标准、救助数额、需提供的材料等制订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做到公开透明、阳光操作。通过各种方式对资金使用、财务管理以及救助项目落实情况等,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真正让捐赠者放心,让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社会关爱。
一年来,德化的慈善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慈善宣传工作还不够广泛深入;二是慈善资金募集的力度还不大;三是慈善救助项目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四是慈善总会的各项规章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今后我们将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努力促进我县慈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