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工作总结
  • 试用期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范文
  • 班主任工作总结
  • 转正工作总结
  • 年终工作总结
  • 生产工作总结
  • 教学工作总结
  • 党建工作总结
  • 财务工作总结
  • 政务工作总结
  • 技术工作总结
  • 行政后勤工作总结
  • 金融类工作总结
  • 医院工作总结
  • 教师工作总结
  • 税务工作总结
  • 实习总结
  • 大学生工作总结
  • 少先队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写作指导
  • 半年工作总结
  • 学生会工作总结
  • 销售工作总结
  • 安全工作总结
  • 学校工作总结
  • 德育工作总结
  • 会计工作总结
  • 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 办公室工作总结
  • 培训工作总结
  • 社区工作总结
  • 工会工作总结
  • 思想工作总结
  • 单位工作总结
  • 农村工作总结
  • 卫生工作总结
  • 年度工作总结
  • 毕业总结
  • 人力资源工作总结
  • 部门工作总结
  • 学习总结
  • 幼儿园工作总结
  • 班级工作总结
  • 月份工作总结
  • 团支部工作总结
  • 党支部工作总结
  • 自我总结
  • 公司工作总结
  • 企业工作总结
  • 其他工作总结
  • 护士工作总结
  • 民政工作总结
  • 酒店工作总结
  • 乡镇工作总结
  • 卫生局2015年度工作总结和2016年度工作思路

    2015年是我区打造“实力北仑”、“生态北仑”、“平安北仑”的重要一年,也是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个统筹”、“六大联动”要求,加快区域发展的关键之年。北仑区医疗卫生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系统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年初制订的工作目标和思路,以“改革之年”、“落实之年”为主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强化医疗服务质量,全面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积极实施医疗卫生改革,努力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步伐,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2015年卫生工作回顾

    (一)加强队伍建设,综合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加强理论学习和干部教育。以局党委中心组为龙头,以各级党支部为网络,结合2005年度卫生工作要点,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两个条例》,认真贯彻卫生部6条纪律规定、8项服务承诺,向社会公布承诺内容,建立“医院对社会、科室对医院、个人对科室”的三级承诺制,开展“为民、清廉、务实”、“开发开放建新区,创业争先立新功”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局机关和卫生监督部门的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通过一系列学习,提高了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

    加强党风廉政和系统效能建设。制订实施了《2005年北仑区卫生局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要求和责任分工》、《北仑区卫生局党政领导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范围》。根据年初计划,按照客观公正、民主公平和注重实绩的原则,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的领导班子进行了民主考评。加强行风建设和监督力度,与各单位签订了行风责任状,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行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结合系统实际,在局机关和各医疗卫生单位中开展系统效能建设工作,制定实施了《关于开展北仑区卫生系统效能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严格实施“四查四促”、“四条禁令”、“四个一律”,努力做到“四不让”,在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中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AB岗工作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各医疗卫生单位也进一步健全了医务人员的医德规范、信用档案制、职业道德考核制等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扩大药品、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的医疗单位,在原来4家的基础上又新增5家,全区乡镇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都纳入了集中招标范围。04年初,宁波市及各县(市)区的各大医院近万种常用药实行顺加作价制度,降幅达30%左右,除宗瑞医院按要求积极贯彻实施外,不属降价范围的街道(乡镇)卫生院积极应对药品价格管理新政策,实行药品全面降价,真正让利患者,1—12月份药品下降让利患者共计1090.46万元。规范医疗服务收费行为,推行收费公示清单制,通过常用医疗药品价格上墙、提供门诊收费清单、住院病人一日清单等一系列举措,努力创建“诚信卫生”。积极纠正医疗服务领域中“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宗瑞医院及时申请创建宁波市无红包医院。1—12月,各医疗卫生单位及时退还上缴礼金、礼券、礼品共35件次,价值52300元。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局管和医疗卫生单位的后备干部制度。5月底,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成教学院举办了一期由31名中青年干部参加的卫生管理干部培训班。制订卫生系统“关于加快人才培养和大力引进人才、智力的若干规定”,进一步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选派医务工作者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和参加各类业务培训班,吸收100余名医学专业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并对这些学生进行了岗前培训。抓好专技人员的职称晋升和考试工作,04年共申报参加初级考试126人,中级76人,申报评审高级7人,经过考试共有初级66名,中级53名获得相应资格。

    规范财务管理,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责。制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的通知》等文件,不断加强对各单位医疗设备采购、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完善医疗设备、基建项目的审批备案制、招投标制、预决算管理制、可行性论证制等制度。积极开展“数字卫生”的可行性调研工作,并有计划、分步开展实施。

    创建“平安北仑”,加大医疗机构安全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体系和组织管理网络,对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消防通道、压力容器、电梯、柴油发电机组等进行多次专项检查。进一步净化医疗机构内部及周边的环境,联合公安局制订了《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内部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组织人员做好了北仑区防空袭医疗救护的培训和演练任务。

    认真办理议案、提案的答复工作和信访工作,深入调研,召开三见面会,5月底如期完成8件议案、提案的答复。去年认真办理了群众信访和区长信箱81件,办结81件。

    切实加强信息工作,对《北仑卫生》刊物和北仑卫生网进行了改版,疾控中心等7家单位也相继建立了网站,并在北仑之窗开设卫生在线专栏,信息工作还被省卫生厅、区委、区府评为先进单位。

    加强系统内精神文明建设。举行并参加区、市两级庆祝“5.12”国际护士节天使颂演讲比赛,组织了一台庆祝建国55周年文艺晚会,举办了一次“读一本好书,写一篇美文”有奖读书征文活动。积极开展慈善一日捐等各项慈善事业,04年局机关等6家单位共捐款13000元。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送医下乡活动,据统计全年共开展活动近十次,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称赞。努力创建“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等活动,积极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涌现了一大批的先进模范集体和个人,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荣获宁波市模范集体称号,宗瑞医院护理部被评为宁波市三八红旗集体,献血办沃小飞同志荣获2003-2004年度省级无偿献血奉献奖,张勤勇等五名同志被评为宁波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个人。

    (二)加强政策调研,卫生事业改革迈出新步伐

    实施医院改革促进医院发展。根据卫生部等5部委《关于农村卫生机构改革与管理的意见》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区卫生局积极探索医疗卫生改革新路子,年初制定出台《北仑区卫生系统医疗卫生改革实施意见(试行)》,提出了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医疗业务三方面的指导意见。

    3月初,宗瑞医院率先迈出了改革新步伐。按照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起符合医院实际的岗位绩效分配工资制度,对院级领导实施聘任制,工资实行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其它人员实现技术要素、风险要素、管理要素等多要素参与的分配办法,拉开分配档次。按需设岗、以岗择人,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和双向选择制,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打破正式工、临时工的身份界限。推出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5月底34名中层干部通过竞聘脱颖而出,正式上岗。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监督和管理。通过改革,调动和激发了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了医院的两个效益,增强了医院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市场。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医疗服务领域,根据滨海新城区的发展规划,制订了《北仑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初稿。6月在区域内正式放开医疗市场,根据医疗机构的设置标准,在做好业务指导服务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医疗服务市场的质量评估、管理与监督,严格把好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大型医疗仪器设备等服务要素的准入关,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工作环节,目前现验收合格并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民营医疗机构共16家,在区域内初步构筑起了多元化投资兴办医疗机构的新格局。

    (三)把握发展机遇,公共卫生建设取得新进展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目前区公共卫生中心已完成施工图纸的设计,并移交建筑工务局,将于近期实施工程招标;妇保院迁建项目正抓紧施工图的设计,按工程建筑规定,将于近期移交建筑工务局;宗瑞医院门诊楼拆建项目,由建筑工务局接手后,于2005年11月1日正式开工。

    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在学习、贯彻和宣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基础上,制订完善北仑区重、特大事故相关医疗救治应急预案,成立了区级及街道(乡镇)级应急医疗救护组织,努力实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后的快速反应和迅速应对,不断提高医务工作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

    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与广大群众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重点行业、高危场所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执法专项检查。积极宣传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编印食品卫生安全手册,及时分发给各机关、街道(乡镇)及社区。全年对全区各经营场所实施检查12230户次,其中食品生产经营企业9682户次,公共场所2314户次,其他234户次。切实做好卫生许可证发放工作,共审核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4029家,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937家,累计现场审查申请单位5000余户次。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餐饮业及学校食堂全面推广量化分级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目前,城区已完成餐饮业量化分级260户,占城区餐饮业总数的90.9%,学校食堂量化分级评审工作已完成44家。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和预防食物中毒工作,对全区19家大中型餐饮业、7家饮用水厂进行经常性监测,在食物中毒高发季节和重大活动、会议期间,切实做好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

    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扎实开展职业病的健康宣教、调查摸底、监督检查、指导服务工作。全区共有各类职业危害企业361家,已进行执业危害申报327家。2005年对273名粉尘危害、电镀行业等企业的负责人,各医疗单位负责人、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职业病防治业务培训,对5家职业卫生体检单位进行了资格审查。完善职业病防治技术指导组,04年全区共有464名职工进行了职业卫生体检,查出职业禁忌症人数1人。做好区人大领导对20家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实地调研工作。

    整顿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大力打击违法经营行为。2005年共计受理立案156起,处罚金额总计215200元,其中:食品卫生134起,公共场所5起,医疗卫生11起,消毒卫生6起,共捣毁50家非法行医窝点,没收器械及药品120箱约2035公斤,价值约26万元。认真受理群众举报并及时查处,2005年共受理157起,已办结157起。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建立全区传染病直报网络,设网络报告单位21家,乡镇级以上医疗单位网络报告覆盖率达100%。1至12月份,全区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200例,其中霍乱1例,无死亡病例,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371.75/十万,比去年上升26.93%。1-12月份全区处理突发疫情7起,均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落实控制措施,使疫情均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

    开展主动监测,加强人员培训,完善各项预案,储备防护、消杀物资,严密监控非典、禽流感疫情。在认真做好流感、狂犬病、疟疾、血吸虫病、登革热等重点传染病疫情监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肠道传染病防治,成立了176人组成的19支机动防疫队,并设立两支区级霍乱危重病人抢救小组,按要求迅速处置霍乱疫点,未出现2代病人。年初开展副伤寒病例对照研究,迅速查明流行危险因素,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和传染源管理,规范病人出院标准等综合性措施,使副伤寒疫情及时得到控制,在病原学诊断和危险因素调查等方面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加大艾滋病的防治力度,3月份建立北仑区艾滋病性病防治领导小组和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制度,印发《北仑区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方案》,并完善了应急预防药物储备。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通过大型宣传牌、灯箱、海报、彩色小折页、电视、广播等形式在全区形成了一个宣传教育网络,其中艾滋病等公共卫生知识还被区委党校列为中青年干部培训课程。在全区乡镇级以上医疗机构实施免费发放安全套,至2005年12月底共发放55700只,对高危人群起到了积极的干预作用。开展疫情监测,2005年区疾控中心和宗瑞医院两家HIV初筛实验室共开展HIV监测1841人次,检出阳性1人。

    完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制定《北仑区结核病免费控制项目工作方案》,自2005年7月起,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实施免费查治。1-12月份发现涂阳病人122例,完成市下达任务数的147.9%,多次受到上级表扬和肯定。

    巩固常住儿童接种率,全区满周岁儿童建卡率100%,五苗覆盖率99.94%。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管理,年初实施了流动儿童现场建卡制度,04年外来儿童建卡率达到90%以上。全区共接种流动儿童73220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45%。为儿童实施免费预防接种达121558人次,12月5-6日,在全区开展了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共对16709名儿童开展免疫接种,其中区外流动儿童达8974名,成效显著。狠抓接种门诊安全,实施“儿童预防接种告知书”制度,五个示范化接种门诊均通过市卫生局复查,其中怡和医院被市卫生局推荐为精品示范化接种门诊。

    积极开展各类健康教育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世界艾滋病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计划免疫宣传日”、“世界红十字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等宣传活动,印发一批农民健康教育读本、机关工作人员健康手册,增订200套健康教育宣传画报,免费发放到各街道(乡镇)。以北仑卫生网、北仑之窗为载体,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与区人民广播电台合办的栏目“预防与健康”共播出104期,与区有线电视台合办《健康乐园》栏目共播出12期。

    认真贯彻《母婴保健法》,以“母亲安全、儿童优先”为中心,积极开展孕产妇保健工作,全年共筛查高危孕产妇651人,住院监测分娩率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6.5%,产前筛查率83.2%。健全基层产科抢救小组,规范产科急救预案,成立了区产科抢救小组,对全区69名妇产科工作人员进行产科急救培训,去年全区共抢救重危病人100人,成功率100%。至2005年底,我区已连续7年保持孕产妇死亡零记录,在全市位居榜首。加强对计划生育技术工作的管理指导,对妇产科人员进行节育技术相关理论考核,并开展了全面的核证、发证工作。据统计2005年共开展计划生育手术12067例,手术优质率达99%以上。

    提高儿童保健水平,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3.8%,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95.1%,婴儿死亡率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54‰、3.05‰。加强四项监测工作:2005年共监测常住人口出生数2214人,其中围产儿死亡16人,出生缺陷儿34人,流动人口出生数1372人,围产儿死亡43人,出生缺陷儿24人。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质量,全年筛查率98.6%,血片合格率100%,筛查阳性33人,招回率100%,确诊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甲状腺功能可能低下2例,目前均在随访中。

    (四)、增强服务意识,医疗业务管理提升新水平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区基层医疗机构改革、发展的方向。大矸、柴桥、霞浦及小港街道于2005年初开始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入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软件,开展入户调查及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也已逐步开展。现大矸、柴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站已初审合格,通过区级考核验收,现已报请市卫生局评审验收。顺利完成了市要求的精神病人初筛和调查摸底工作,总检出率达6.9%左右。

    开展对麻醉、精神药品使用管理情况和医疗机构外包科室整顿、上岗人员执业资格等专项执法检查工作,顺利完成区域内7家医疗机构内部合作科室的剥离工作。柴桥医院还引进了北京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项目,为学科建设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创建2个放心科室(放心口腔科、检验科)及时组织专家进行检查验收。严格做好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工作。落实丙烯腈运输应急医疗救助的人员、药物贮备和技术支持,确保各项应急救护有序、稳妥开展。组织举办医疗纠纷防范、院内感染控制等各类业务培训共计13次,接受培训800余人次,并对辖区内乡村医生进行业务培训2次,培训乡村医生近400人次。04年全区医疗业务总收入为17807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8.4%,门诊人次突破155万,比去年同期上升10.4%,出院人次达14796,比去年同期上升27.6%。全年共受理大小纠纷事件60余起,鉴定4起,再次鉴定1起,尸体解剖3起,行政调解解决纠纷12起。

    在全市率先取消了献血指标,由计划组织无偿献血转变为群众自愿献血。为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方便群众献血,又新增了小港、柴桥、大矸三个献血点。到12月底,累计无偿献血5000毫升以上有5人、1000毫升以上有126人、献血明星120人、无偿献血志愿者250人。2005年3月我区被授予“浙江省无偿献血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我局也被评“浙江省无偿献血促进单位”。开展了非法采供血专项检查,全区5家用血医疗单位全部符合采供程序,无自采现象。

    (五)、积极稳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挥新作用

    2004年,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多方调研,结合区域实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根据全区统筹、多方筹资、政府引导、社会运作、适度保障、补救结合的工作原则,因地制宜实施了农村大病合作医疗统筹(农村医保)、大病医疗救助和农村巡回医疗工作为内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中以社会化运作和农村巡回医疗为主要特色。

    由于组织得力,宣传到位,群众参与积极,2005年参保人数为214570人(包括130人外来人员),参保率达92.9%,居全市前列。至2005年12月31日止,全区参保人共发生住院报销6809人次,发生各类医药费用共3520.87万元,实际报销741.66万元,住院费用报销率为21.06%,人均受益1089.23元。其中报销达5000元以上的参保人共287人,10000元以上的参保人共92人,报销足2万元的参保人共17人。05年参保人口达到216766,参保率为93.1%,实现了济危助困的良好作用。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各项工作均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构建起覆盖我区农村的医疗保障体系。

    大病合作医疗统筹社会化管理运作模式实施一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浙江日报、健康报、宁波日报等报刊媒体先后到我区进行实地采访并进行相关报道;省卫生厅叶真副厅长和国务院保监会魏迎宁副主席先后于2月份和5月份到我区实地调研,并予以充分肯定。

    积极开展巡回医疗工作,定时定点到各偏远村落和山区海岛进行义诊、体检、健康宣教等工作。共投入150余万元完成了巡回医疗车和各类医疗仪器设备的购置,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巡回医疗专家库和70余名巡回医疗义务工作人员队伍。北仑区巡回医疗工作已于11月1日正式启动,以定时定点到各偏远村落和山区海岛进行义诊、体检、健康宣教的方式送医下乡。目前已开展5次,出动医务人员99人次,建档382人次,义诊290人次。

    (六)、建立长效机制,爱国卫生运动得到新提高。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通过健全组织、明确目标、加大投入、强化考核等措施,不断改善卫生基础设施,提高城区卫生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区形象。2005年初,顺利通过了全国爱卫会的考核检查。

    不断深化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在03年投资兴建区垃圾填埋场、压缩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一系列设施基础上,着力抓好规范提高工作。制订了2005年度卫生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将年度卫生考核奖、农村保洁经费补助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成效挂钩,全区各镇乡(街道)建成区内均已实施9-14小时的动态保洁,有219个村实施了动态保洁,占行政村的89.39%。有89个村实施了垃圾桶装化,40个村实施垃圾袋装化和垃圾上门收集。全区村级专业保洁人员已达980多人,年内新增村级公厕24只,累计达471余座,新增引厕入户5628户,累计87876户,引厕入户率达84.74%。累计建成各类村级垃圾中转站69座,新浇水泥路面18.73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5.93万平方米。通过一系列整治,农村保洁工作进一步规范,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农村卫生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积极开展创建卫生镇村活动,共有48个村申报创建区级、市级卫生村,有64家单位申报区级、市级、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有21家单位接受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复查。

    健全各级除四害组织网络,多次组织除四害培训,先后组织六次全区性的灭鼠、灭蚊蝇、灭蟑活动,投入灭鼠颗粒剂5900公斤、蜡块1090公斤、灭蟑颗粒剂700余公斤、灭蟑药笔、敌敌畏640公斤及一批其他的除四害药物,价值15.6万元,四害密度得到有效控制。

    稳步推进农村二次改水工作,针对04年改水原材料涨价、后续管理工作任务重等困难,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先后成立了“农村改水施工单位准入资格审查小组”、“农村改水材料招标小组”,制订下发“2005年北仑区农村二次改水工作意见”,对全区改水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对施工模式、工程竣工、移交和后续管理工作等提出指导意见。各街道乡镇按照全区改水工作计划的要求,准备工作充分,工程进展顺利,累计完成约168个村68974户,占应改水任务的80.77%,圆满完成了人代会提出的75%行政村改水任务。经过各级的共同努力,改水后续工作也取得了较大进展,霞浦、大

    卫生局2015年度工作总结和2016年度工作思路〗上级栏目〔

    工作总结范文

    分页: 1 2
    本文:卫生局2015年度工作总结和2016年度工作思路
    地址:http://www.wanyebao.com/gongzuozongjiefanwen/119913.html
    Sitemap:123456